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黑龙江流域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狗寄生蠕虫进行调查结果,在剖检11只狗体内,寄生蠕虫的感染率为100%,共检获3种虫体,经鉴定绦虫2种: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和线中殖孔线虫(Mexocestoides Lineatus);线虫1种,犬弓首线虫(Toxodcars canis)。它们隶属于2纲、3科、3属。在这3种蠕虫中犬弓首线虫的感染率为64%,犬复孔绦虫的感染率为36.4%。  相似文献   
2.
犬旋毛虫在其心肌内的寄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牡丹江市自然感染条件下的犬旋毛虫幼虫在其心肌内的寄生情况,结果在9只犬的心肌内均未发现肌型旋毛虫寄生,而它们舌肌的每克肌幼虫数(LPG)在4.6~23.5之间。  相似文献   
3.
伊维菌素和丙硫咪唑对小鼠旋毛虫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伊维菌素更广泛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伊维菌素和丙硫咪唑对人工感染旋毛虫各隔离种的小鼠进行疗效试验 ,观察其杀虫效果。结果  30mg/kg·d的丙硫咪唑对猪旋毛虫、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spiralis)、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 (Trichinellanativa)的 3个时期虫体均有 10 0 %的杀虫效果。 0 3mg/kg·d的伊维菌素对 4个旋毛虫隔离种的移行幼虫和包囊幼虫杀虫效果较好 ,杀虫率分别为 75 97%~ 89 6 3%和 71 95 %~ 82 81% ,而对成虫较差 ;该药对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的杀虫率比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要高些。结论 试验揭示伊维菌素对旋毛虫没有高效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风味食品的犬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为了确保人们食用犬肉的安全,做好对旋毛虫病犬的检验和处理,笔者对牡丹江市的59只食用犬进行了旋毛虫病血清学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 前 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边境贸易也越来越活跃,边贸过货逐年增长,人员往来活动日趋频繁。从俄方以不同渠道流入或带入黑河市的狗的数量与日俱增,也相应带入人兽共患的疾病,包括寄生虫病。为此,急需对  相似文献   
6.
牡丹江市猪旋毛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毛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国内外已屡见报道。近年来,随着人民一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食品结构的变化,肉类食品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掌握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状况,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人们食用猪肉的安全,笔者对牡  相似文献   
7.
动物寄生虫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课程组成。本文将结合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及新时期本科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探讨理论课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及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并强调在以往以镜下观察玻片标本为主的实验课的基础上引入以粪便检查、解剖学检查和虫体的分离、固定和鉴定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大实验,以增强本科生动手能力、巩固和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为以后临床和生产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旋毛虫ES抗原对小鼠DC2.4细胞TLR4、NF-κB和AP-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Q-PCR)技术对空白对照组、LPS组、ES抗原组、ES抗原+LPS/ES抗原组和LPS+ LPS/ES抗原组,检测TLR4、NF-κB和AP-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ES抗原和LPS单作用组的TLR4、NF-κB和AP-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6.14/4.09/3.63和4.68/4.71/4.11,是ES抗原和LPS预作用组的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2倍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证实,DC2.4细胞受ES抗原和LPS持续作用或者双重作用均可诱导小鼠DC2.4细胞TLR4、NF-κB和AP-1表达的降低,可能诱致DC2.4细胞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和表达旋毛虫ES抗原P49基因,并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 P49为模板,PCR扩增旋毛虫ES抗原P49基因,将扩增片段双酶切产物连接到质粒pEGFP N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 N1 P49,利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哺乳动物细胞COS 7。于转染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绿色荧光的转基因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证实P49基因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旋毛虫ES抗原P49基因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 N1 P49,并在COS 7细胞中表达了目的蛋白,并且表达的蛋白可被感染旋毛虫小鼠阳性血清特异地识别。结论成功获得了重组蛋白,并证实该融合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其结果为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自然感染条件下的旋毛幼虫在犬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牡丹江市自然感染条件下的旋毛虫幼虫在犬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犬旋毛虫在其体内寄生较多的肌肉是腓肠肌,咬肌和舌肌,而膈肌,前腿肌,后腿肌虫体含量较少,这与人工感染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用压片法检查旋毛虫病时,应视动物种类而取幼虫较多的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