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斌  赵紫烨  李建民  周云  张晋霞 《中国药房》2010,(13):1173-117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Ⅶ胶原酶注入大鼠苍白球内诱导建立脑出血模型,2h后将大鼠分为脑出血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前3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依达拉奉3mg·kg-1和NS每天1次、最长连续7d,最后一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建模后3、6、12h及1、2、3、5、7d断头取脑制作切片,分别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凋亡数及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建模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细胞凋亡并于2~3d达高峰,3h后可见P38MAPK蛋白表达,并于1d后达高峰;与脑出血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组于脑出血后6h~7d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数及P38MAPK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或P<0.01);正常对照组未见凋亡阳性细胞,假手术组术后偶见凋亡阳性细胞,均可见少量p38MAPK蛋白表达。结论:依达拉奉可抑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P38MAP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站式杂交手术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站式杂交手术避免了深低温停循环,达到了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术的近期效果,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养血清脑颗粒对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者予降压、降糖、调控血脂药物.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每次4克,每日3次,共服用12周;分别测治疗前和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记忆商(MQ)评分.结果:治疗前MoCA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MoCA评分有显著差别,(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别.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既往有脑梗死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按照脑血管病预防指南用药,观察组进行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每次5轮,每天2次,连续治疗6个月,分析缺血预适应训练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影像学检查显示,脑血流及代谢改善率85.71%显著高于与对照组48.57%;脑梗死体积缩小率5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2.50%;MRI复检新发脑梗死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3.7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及脑血流情况,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梗死再发,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常规药物倍他米松、甲磺酸倍他司汀、苯海拉明等配合前庭功能训练的同步治疗对于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85例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41例给予常规药物倍他米松、甲磺酸倍他司汀、苯海拉明等治疗,后者44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配合同步的前庭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出现的频率及严重程度;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和前庭症状指数量表(VSI)评分;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较高频率眩晕症状(除去极少频率的偶尔或经常频率)的人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较严重程度眩晕症状(除去轻度的中重度程度)的人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庭症状(头晕、平衡障碍、恶心及视觉敏感)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效果有效例数及明显有效例数的患者(42例,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33例,总有效率80.49%...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RIPC)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脑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脑梗死常规治疗)和RIPC组(常规组治疗基础上+RIPC),每组55例。比较两组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胱抑素C(CysC)和血清尿酸(UA)水平,记录脑缺血症状再发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RIP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评分升高(均P<0-05),且RIPC组和常规组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m和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Vm均较治疗前升高,P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RIPC组和常规组Vm和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CRP和TGF-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IL-6、CRP均较治疗前降低,TGF-β升高(均P<0-05),且RIPC组和常规组IL-6、CRP和TGF-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ysC及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CysC及UA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RIPC组和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脑缺血症状再发生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PC对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肯定,可发挥较好脑保护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炎症反应,调节机体UA及CysC水平,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出血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及其与胱冬酶-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5,PDCD-5)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脑出血后的损伤机制.方法 5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后者又分为3 h、6 h、12 h、1 d、2 d、3 d、5 d和7 d等8个亚组,每组6只.自体尾动脉不凝血50μl注入尾状核区建立脑出血模型,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观察胱冬酶-3和PDCD-5蛋白表达.结果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3 h出现凋亡细胞,2~3 d达高峰,3 d后凋亡细胞数量开始下降.血肿周围组织3 h可见胱冬酶-3和PDCD-5蛋白阳性细胞,1~2 d达高峰,3 d后逐渐减少.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胱冬酶-3(r=0.971,P<0.01)和PDCD-5(r=0.334,P<0.01)阳性细胞数量与凋亡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存在细胞凋亡,且与胱冬酶-3和PDCD-5蛋白表达一致,胱冬酶-3和PDCD-5蛋白可能促进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