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日问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的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问行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7例随机分为ABE三组,每组39例患者。A组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B组术前经静脉输注等同A组热量的葡萄糖,c组术前隔夜禁食水。观察三组患者的术前口渴情况、分析各组患者术后的炎症指标、心率、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三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麻醉误吸,未发生ClavienI级以上并发症,A组和B组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清胰岛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0,-4.78,P〈0.05),A组和c组问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清胰岛素、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5,-2.49,-4.02,P〈0.05),B组和C组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3,P〈0.05)。A组和B组、c组患者术前口渴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P〈0.05)。结论接受日问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前胆汁CT值测定在胆囊泥沙样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9月~2020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常规检查假阴性的胆囊泥沙样结石患者72例和同期因肝脏手术切除正常胆囊的患者40例,常规检查腹部CT并测量CT值,比较两组血白细胞、血淀粉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酰转肽酶(GGT)、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T值诊断的效能。结果 两组肝功能和血象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胆囊结石患者胆汁CT值为(66.01±18.24)Hu,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5.40±8.23)Hu,P<0.05】;两组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以胆汁CT值>25.60 Hu为截断点,其诊断胆囊泥沙样结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4,灵敏性为92.3%,特异性91.0%。结论 常规影像学检查假阴性的胆囊泥沙样结石患者胆汁CT值显著高于正常胆囊者,结合临床表现和胆汁CT值可以诊断胆囊泥沙样结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AMA3的表达对胰腺癌预后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肿瘤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从TCGA和GEO数据库分别下载胰腺癌转录组及临床数据,R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首先明确LAMA3的差异表达,继而Kaplan-Meier分析LAMA3的表达与胰腺癌总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而采用Cox回归分析LAMA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最后利用GSEA预测分析LAMA3在胰腺癌中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 差异表达分析提示LAMA3在胰腺癌中显著高表达(P<0.05);生存分析提示LAMA3高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LAMA3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独立预后因子。GSEA通路富集分析表明: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DNA复制、剪接体、蛋白酶体及氧化磷酸化在LAMA3高表达表型中富集;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和细胞黏附分子在LAMA3低表达表型中富集。结论 LAMA3高表达是胰腺癌一个独立的不良预后因子,促进了胰腺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患者生活质量,分析术后不同时间段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并探讨LC术后消化性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方法:应用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量表(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三个自设问题电话随访2009年11月至2016年8月行LC的900例患者,详细记录生活质量相关数据,并按手术日期将患者分为术后6~12个月、术后1~5年及术后5年以上3组。对比3组患者术后GIQLI评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GIQLI自觉症状评分的危险因素,观察术后新发消化性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及结直肠癌的患病率。结果:共获得846份随访结果,失访率6%,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3组患者的GIQLI总分[(114.4±18.2)、(118.1±17.5)、(118.2±17.9),P0.05)]、自觉症状评分[(62.5±10.3)、(65.3±9.5)、(65.8±9.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P=0.027)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相关,而年龄、体质量指数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不相关(P0.10),术后新发消化性溃疡29例(3.4%)、胆汁反流性胃炎37例(4.4%),随访未见结直肠癌。结论:术后6~12个月的患者生活质量低于术后1~5年、术后5年以上的患者,而在自觉症状方面更为显著。女性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LC增加了消化性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率,未发现LC与结直肠癌相关的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