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方式通过使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的联合治疗来观察患者的病情。方法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析,治疗组使用卡托普利的剂量加大,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对照方式,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来统计计数资料。结果通过比较能够得出治疗组96.15%的有效率,而对照组82.27%的有效率,由此证明明显的差异在两组患者中体现。结论在严谨的使用倍他乐克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很少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应在临床医学中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对照组39例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内镜变化.结果 用药4周时,治疗组反酸、恶心及胸骨后疼痛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84%、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8周结束时,治疗组反酸、恶心及胸骨后疼痛全部改善,总有效率分别是98%、98%和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81%和73%(均P<0.05);内镜4周、8周复查治疗组与对照组食管黏膜病损愈合率分别为84%和62%,96%和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莫沙必利联合用药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规范综合的呼吸训练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分级的改善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1/2004-12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34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呼吸操训练(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吸气用鼻,呼气用嘴,第1节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10~20次;第2节以手放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上移吸气,下滑呼气,10~20次;第3节双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击拳,出拳吸气,还原呼气,10~20次;第4节双腿交替抬起,屈膝90°,抬起吸气,放下呼气;第5节吹悬挂的小纸球训练)和运动训练(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不同,步行60~80步/min,10~15min/次,3次/d;上肢做双臂上举运动,2.0~3.0min/次,2次/d或用上肢拉力器训练,质量0.5~2.0kg,连续拉10~20次,训练时配合呼吸进行,拉起呼气)。各项指标分别于功能训练前和功能训练6个月后进行评定。活动受限主观呼吸障碍感受采用6级评定法(0级为无症状;1级为一般劳动后,有气促;2级为速度较快行走,上坡、上下楼有气促;3级为缓慢走不到百米就有所促;4级为说话、穿衣等轻微活动有气促;5级为安静状态下有气促,无法平卧)。肺功能采用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出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一氧化碳弥散量进行评定。结果:3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呼吸功能障碍分级的变化:功能训练前0级1例,1级3例,2级24例,3级3例,4级2例,5级1例。功能训练后分别为2,8,10,12,2,0例。②肺功能指标变化:功能训练后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出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呼气量、一氧化碳弥散量与功能训练前基本一致[(2.61±0.13)L,(2.58±0.12)L;(1.67±0.11)L,(1.62±0.10)L;(73.26±4.54)%,(67.71±4.15)%;(61.44±2.43)%,(61.59±2.30)%;(62.91±3.39)L,(62.05±3.42)L;(13.31±0.72)mL/(min·mmHg),(13.75±0.82)mL/(min·mmHg),(t=0.248~1.741,P>0.05)]。结论:通过半年呼吸康复训练,患者呼吸功能障碍明显减轻,但肺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无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测并分析普罗帕酮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成效.方法 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患者被任意的分成A、B两组.A组用ATP静脉注射复律,B组用普罗帕酮(心律平)静脉注射复律.结果 ATP复律成功率81%,普罗帕酮复律成功治愈的患者占93%.不良反应较ATP少.结论 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平稳,有效、普罗帕酮治疗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价值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气象环境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解气象环境(季节和天气)对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的影响。本对气象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气象变化对此类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病因不清且少见的系统性疾病,主要累及耳、鼻、喉气管支气管等富含软骨部位和内耳、眼等器官。以反复发作和软骨结构及其相连组织的进行性炎性改变为特点,部分患因气管塌陷窒息或感染致死亡。现将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多软骨炎致气道严重狭窄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钙拮抗剂作为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一直为临床广泛使用。非洛地平是一种新型的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由于降压平稳和长效,特别适合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我们通过4~6w用药前后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自身用药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观察了非...  相似文献   
9.
血浆脑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智宇  高静 《吉林医学》2008,29(23):2221-2222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peptide,BNP)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慢性心衰患者30例正常对照测定BNP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显著升高,且随心衰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脑利钠肽明显增高,心衰组BNP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明显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呈正相关。结论:血浆脑利钠肽(BNP)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规范综合的呼吸训练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分级的改善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1/2004-12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34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呼吸操训练(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吸气用鼻,呼气用嘴,第1节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10~20次;第2节以手放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上移吸气,下滑呼气,10~20次;第3节双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击拳,出拳吸气,还原呼气,10~20次;第4节双腿交替抬起,屈膝90&;#176;,抬起吸气,放下呼气;第5节吹悬挂的小纸球训练)和运动训练(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不同,步行60~80步/min,10~15min/次,3次/d;上肢做双臂上举运动,2.0~3.0min/次,2次/d或用上肢拉力器训练,质量0.5~2.0kg,连续拉10~20次,训练时配合呼吸进行,拉起呼气)。各项指标分别于功能训练前和功能训练6个月后进行评定。活动受限主观呼吸障碍感受采用6级评定法(0级为无症状;1级为一般劳动后,有气促;2级为速度较快行走,上坡、上下楼有气促;3级为缓慢走不到百米就有所促;4级为说话、穿衣等轻微活动有气促;5级为安静状态下有气促,无法平卧)。肺功能采用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出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一氧化碳弥散量进行评定。结果:3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呼吸功能障碍分级的变化:功能训练前0级1例,1级3例,2级24例,3级3例,4级2例,5级1例。功能训练后分别为2,8,10,12,2,0例。②肺功能指标变化:功能训练后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出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呼气量、一氧化碳弥散量与功能训练前基本一致[(2.61&;#177;0.13)L,(2.58&;#177;0.12)L;(1.67&;#177;0.11)L,(1.62&;#177;0.10)L;(73.26&;#177;4.54)%,(67.71&;#177;4.15)%;(61.44&;#177;2.43)%,(61.59&;#177;2.30)%;(62.91&;#177;3.39)L,(62.05&;#177;3.42)L;(13.31&;#177;0.72)mL/(min.mm Hg),(13.75&;#177;0.82)mL/(min&;#183;mm Hg),(τ=248~1.741,P&;gt;0.05)]。结论:通过半年呼吸康复训练,患者呼吸功能障碍明显减轻,但肺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无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