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和探讨腧穴配伍的理论内涵、作用关键和效应机制,将腧穴配伍效应概括为增加“效值”和扩大“效域”两方面,其中增加“效值”可通过医学评价量表评估值、临床客观检测指标值、实验研究检测指标值具象化体现,扩大“效域”可归纳为效应靶点增加和效应范围扩大。本文从全新视角诠释腧穴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强调在创新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创新研究思路,以期在腧穴配伍研究中和针灸疗效的提升上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赤凤迎源针法为传统复式针法"飞经走气"四法之一,其操作方法颇具特色,然而由于现代医家学者对该针法的操作描述日趋复杂,且没有统一标准,致使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少。笔者通过查阅整理古代医著、现代教材及现代临床应用文献,对赤凤迎源针法的操作术式进行探究和分析,其针法操作术式主要分为两部分,并认为赤凤迎源针法的现代操作还当遵循该针法的创始人徐凤所述,其操作精炼,且易于掌握。同时为针刺手法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更年期失眠症是由于更年期女性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亏损,精血不足,最终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临床常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5个证型.中医多采用中药、针灸、推拿及综合疗法治疗,其导引之术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等方式,使人体气血旺盛、经络通畅、阴阳平衡,增强体质,进而改善更年期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CCD图像采集系统观察胃溃疡模型小鼠自发光光子强度及图像情况,判断胃溃疡造模成功与否。方法 DBA/1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8只)、模型组(8只)。冷水束缚应激法制作胃溃疡模型。采用Guth标准计算溃疡损伤指数,CCD图像采集系统检测小鼠CCD成像情况及光子强度。结果模型组小鼠溃疡损伤指数较空白组差异明显(P0.05)。CCD成像观察到在注射鲁米诺后,模型组小鼠左上腹部近胃部光子强度明显增强,并可出现白色圆形光团,空白组小鼠无明显改变。模型组小鼠胃部光子强度较空白组差异不明显(P0.05);空白组小鼠在注射鲁米诺前后光子强度差异不明显(P0.05);模型组小鼠在注射鲁米诺前后光子强度差异显著(P0.05);注射鲁米诺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光子强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确立了UPE技术为观察胃溃疡造模成功的有利手段,对后续针刺治疗胃溃疡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润通莱蜜栓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白鼠(5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高剂量组,以盐酸洛哌丁胺胶囊(1.5 mg/kg)经口灌胃建立STC便秘模型。待造模成功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2.5 mg/kg)灌胃给药组作为阳性对照组;低、高剂量组给予润通莱蜜栓稀释液0.05 ml/10 g、0.10 ml/10 g经口灌胃治疗,2次/d,共7 d。通过比较小鼠炭末推进率、观察结肠病理结构、检测各组小鼠结肠内酪氨酸肌酶受体(c-kit)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润通莱蜜栓高低剂量组能够提高小鼠小肠的炭末推进率、恢复结肠形态结构及提高结肠内c-kit蛋白的表达量,并且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润通莱蜜栓对STC小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近10年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痛经的同功穴选用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2006—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整理。结果得到相关文献128篇。治疗痛经的同功穴有49个,其中十四经腧穴47个,经外奇穴2个;主要穴位为三阴交、关元、中极,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所在部位主要是胸腹部和腰背部。按照使用频率将腧穴分为3级:一级谱腧穴9个、二级谱腧穴13个、三级谱腧穴27个。结论同功穴的概念进一步诠释了腧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可对针灸处方的选择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坐骨神经痛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目前针刺疗法由于其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回顾近5年内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着重从治疗方法方面概述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现状,总结研究中的进展与不足,以期为本病开展相关研究和治疗提供较好的科研思路和针刺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与取穴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the Web of Science、Embase中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间自建库到2022年2月15日。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70篇文献,包括81味药物和24个穴位。频次统计显示,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为延胡索、肉桂、细辛、当归及川芎,药味以辛、甘、苦居多,药性以温、热为主。使用频次前5位的穴位为关元、神阙、中极、三阴交及子宫,以任脉腧穴为主。聚类分析发现,高频药物与腧穴均可聚成5类,可作为贴敷药物与腧穴处方辨证使用。关联规则显示,高频药物得出关联规则16条,核心处方为延胡索、当归、细辛、肉桂、吴茱萸、川芎;选穴得出关联规则29条,核心处方为神阙、关元、三阴交、子宫、气海、中极。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选穴以局部配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用药以活血药、温里药、理气药及补血药为主。用药与选穴规律体现了调理冲任胞宫气血、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腧穴,优选治疗腹痛的"同功穴"规律谱。方法通过网络和人工检索等多种途径,检索出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腧穴,对其进行归经、部位、频次和规律谱分析。将规律谱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 30233-2013》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文献查询,27部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腧穴共有123个。出现频次在26~22(96.29%~81.48%)的腧穴有36个,定为1级谱;出现频次在21~5(77.77%~18.51%)的腧穴有38个,定为2级谱;出现频次在4~1(14.81%~3.70%)的腧穴有49个,定为3级谱。从归经上看,膀胱经腧穴居多,占腧穴总数的18.69%,足阳明其次,占腧穴总数的16.26%。从部位上看,胸腹部腧穴居多,占腧穴总数的37.39%。从规律谱上看,《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 30233-2013》中主治腹痛的同功穴有60个,其中有28个腧穴在1级谱中,占77.77%,有21个腧穴在2级谱中,占55.26%,有6个腧穴在3级谱中,占12.24%。结论 27部针灸教材中主治腹痛的"同功穴"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 30233-2013》中主治腹痛的腧穴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0.
微针疗法,亦称微针系统,是针灸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发展形成耳针、头针、眼针、面针、鼻针、腕踝针、手足针、脐针、腹针等多个成熟的微针系统。近年来,李永明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所有微针系统的皮肤区域都有肥大细胞聚集的现象,其中乳房与会阴部是仅有的两个还没有开发微针系统的区域。因此,李永明教授与王富春教授认为,乳房由于其特殊的生理解剖功能及其与经络脏腑的联系,也存在相应的微针系统,并可治疗特定部位的疾病。该文结合李永明教授与王富春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依据乳房的生理解剖基础、乳房与经络脏腑的关系、乳房的腧穴分布等,结合中医的"三焦理论",总结出乳针的分区与操作,并佐以相关临床医案,探讨新的微针疗法——乳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