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异鼠李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增光  刘应才 《医学综述》2008,14(15):2321-2323
异鼠李素是一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大量研究发现异鼠李素具有保护心血管、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过敏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其在心血管保护方面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减轻心肌肥厚、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抗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97年以来 ,用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2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2例 ,女 9例 ,年龄最大 86岁 ,最小 2 4岁 ,左侧 15例 ,右侧6例。受伤因素 :不慎滑倒 14例 ,被车撞倒 4例 ,骑自行车摔倒 2例 ,高处坠落1例。骨折分类 :按Evans分类法。稳定性骨折 3例 ,不稳定性骨折 18例。2 治疗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 ,在患侧臀下垫一小枕 ,以抵消股骨颈的前倾角 ,便于水平位打入导针。消毒铺巾。患肢牵引经X线透视证实复位良好 ,固定。取大粗隆外侧切口 ,依次进入至股骨干外侧 ,于粗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 C)、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冠心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小剂量组加用40mg的氟伐他汀,大剂量组加用80mg的氟伐他汀,每日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Cystain C、IL-10及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左心室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峰与A峰比值(E/A)均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降低,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Cystain、IL-10及MMP-9的表达水平降低,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头晕目眩、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氟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ystain C、IL-10及MMP-9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自 1993~ 1997年采用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并植骨治疗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 12例 ,疗效满意。本组 12例 ,男 7例 ,女 5例。年龄最大 5 1岁 ,最小 2 3岁 ,平均 38.4岁。病史 1~ 8年 ,12例均有腰痛、下肢放射痛 ,小腿外侧、足背、足趾麻木、酸胀表现 ,直腿抬高试验 5 0°阳性 ,趾伸肌力减弱 9例 ,右胫骨前肌及腓骨长短肌肌力减弱 1例 ,临床查体 :突出部位L4、58例 ,L5、S14例 ,12例腰椎X线片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CT扫描诊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伴黄韧带增厚 4例 ,侧隐窝狭窄 2例。1 手术方法常规后入路 ,行全椎板切除 ,将神…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早早期及时准确做出诊断,采取适当的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笔者本院2007年-2012年所接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得出结论为了避免急性阑尾炎患者病情的延误导致失去最佳手术时机,早早期的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Iso)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舒张机制。方法:采用累计加药法,观察Iso、槲皮素(Que)和硝普钠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以及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选择性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鸟苷酸环化酶(GC)抑制剂亚甲蓝(MB)、前列腺素(PGs)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ATP依赖钾通道(KATP)选择性抑制剂格列本脲(GLY)对Iso舒张去甲肾上腺素(NE)收缩的胸主动脉环的影响。结果:Iso(1100μmol/L)与Que(1100μmol/L)对离体大鼠内皮完整胸主动脉环均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且Iso与Que的舒张效应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者均在10-4mol∕L时舒张作用达到100%。Iso与Que最大舒张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4.26×10-5mol/L,4.28×10-5mol/L,两者的EC50无明显差别(P〉0.05)。Iso和硝普钠相比,对内皮完整胸主动脉环的舒张能力显著减少(P〈0.01)。Iso在低浓度(1~30μmol/L)的舒张作用内皮完整组明显强于去内皮组(P〈0.05),而在高浓度(60100μmol/L)时,去内皮组与保留内皮组的舒血管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L-NAME、MB及Indo均可以部分阻断Iso的舒血管作用,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GLY不能阻断Iso的舒血管作用,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鼠李素对离体大鼠动脉环可产生浓度依赖的舒张作用,异鼠李素在低浓度时舒血管作用具有内皮依赖性,而在高浓度时,为非内皮依赖性机制。异鼠李素舒血管机制可能与内皮NO/GC/cGMP途径以及环氧合酶途径有关,与ATP激活钾通道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评估现状及特点。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4月期间于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361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水平的分层。结果  361例患者中高血压等级为Ⅰ级、Ⅱ级、Ⅲ级的比例分别为76.7%、17.7%及5.5%,年龄较大、吸烟、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TC异常、LDL异常、HDL-C异常、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腹型肥胖、肥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异常、伴随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糖尿病的比例分别为44.4%、18.6%、72.0%、5.0%、10.8%、16.1%、35.7%、1.9%、40.4%、13.9%、6.9%、2.2%、3.3%及16.9%,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聚集性,具有2个(29.9%)、3个(31.9%)的危险因素的比例最高。男性中年龄较大、吸烟、空腹血糖受损、TC升高、腹型肥胖等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 <0.05),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状况也更明显(P <0.05),而女性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 <0.05)。心血管风险水平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的比例分别为9.7%、47.7%、18.8%和23.8%,不同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和对高血压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多数EH患者有2个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的现状不容乐观,高危和很高危的患者比例较高,尤其是对于男性、≥65岁、居住在城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