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及分析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蔡司S-88显微外科手术进行半椎板入路切除肿瘤,对照组采用蔡司S-88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椎板入路切除肿瘤.比较两组术后肿瘤切除率、复发率、脊柱畸形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肿瘤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脊柱畸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椎板切除入路可以切除大多数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保留了其余椎体关节的完整,有利于维护手术后椎体稳定性,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输血、肿瘤切除率、症状改善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和7.11,P<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45例患者未发生颅内感染。初步清除率39.9%~75.3%,平均56.5%。术后1周复查CT,血肿清除率平均为90.2%,其余均在术后2周内消失。随访6个月,生存40例(88.89%)。结论应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良,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血肿清除率高。  相似文献   
4.
张云峰  胡安  赵喜鹏 《吉林医学》2011,(18):3653-3653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文章84例患者按照所行手术的不同分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组,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组和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组。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G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组治疗后评分明显高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组(P<0.05)。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符合微创原则,三种手术各有其相对应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张云峰  胡安  赵喜鹏 《吉林医学》2011,32(15):3085-3085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行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本组51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临床表现的转归:视力下降者41例,恢复正常32例、好转7例、无变化2例;头痛者38例,恢复正常29例、好转7例、无变化2例。内分泌紊乱20例,恢复正常15例、好转3例、无变化2例。肢端肥大13例,好转8例、无变化5例。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8 d,全组病例术中未输血。平均随访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患者痛苦少、术后康复快,适用于切除大多数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9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21例,发生率为11.1%,其中其中血栓栓塞12例,术后早期再破裂出血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术后早期硬膜下出血或远隔部位脑实质出血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Fisher分级Ⅲ~Ⅳ级、Hunt-Hess分级Ⅳ~Ⅴ级、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有小阜是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对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人提前做好术前预案,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在交通性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交通性脑积水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脑室-腹腔(V-P)分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腰池-腹腔(L-P)分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在交通性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腰池-腹腔分流术相较于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在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中能够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而有研究表明炎性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可影响脑卒中疾病进程。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心内科及神经内科诊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根据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压,单纯性脑卒中患者33例作为A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38例作为B组,单纯性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23例作为C组,H型高血压患者42例作为D组。比较四组患者一般资料、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及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与HOMA-IR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炎性因子、HOMA-IR对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C组、D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于A组、B组(P<0.05),B组、D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高于A组、C组(P<0.05)。B组、C组、D组患者FPG、FINS和HOMA-IR高于A组(P<0.05),D组患者FPG、FINS和HOMA-IR高于B组、C组(P<0.05)。B组、C组、D组患者TNF-α、IL-1β、hs-CRP水平高于A组(P<0.05),D组患者TNF-α、IL-1β、hs-CRP水平高于B组、C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TNF-α、hs-CRP与HOMA-IR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9、0.296,P值分别为<0.001、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β=0.614)、hs-CRP(β=0.983)是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NF-α、IL-1β、hs-CRP和HOMA-IR对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95%CI(0.601,0.799)〕、0.967〔95%CI(0.936,0.998)〕、0.983〔95%CI(0.964,1.000)〕和0.989〔95%CI(0.977,1.00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8.1 ng/L、15.4μg/L、11.4 mg/L和2.49。结论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TNF-α、IL-1β、hs-CRP及HOMA-IR较高,其对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有一定诊断价值,且TNF-α、hs-CRP与HOMA-I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1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过,并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11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恢复程度不尽相同,感觉平面均有下降,术后复查MRI示血肿清除满意,硬脊膜受压症状好转,但脊髓大多已经有异常信号改变.随访0.5~10.0(3.0±0.2)年,肌力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9例.结论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诊断明确后,应尽快手术治疗,术后及时行高压氧治疗对保护脊髓功能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