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总队医院机关门诊部,是公安边防部队落实编制后组建的;是医院派驻总队机关进行医疗保障的单位;是医院为机关服务的窗口,有别于其他现役部队门诊,但功能一样,承担着医院部分对首长、机关及直属单位官兵以及随军家属子女的疾病预防、医疗、保健、计划生育等卫勤保障任务,因此,为加强机关门诊医疗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做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施太可对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施太可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1、3、7、21日记录静息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Holter,计算QTd并分析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于发病24h最高,3日后开始下降,7日降至最低.施太可组QTd在3日后与对照组比显著降低;施太可组心脏事件发生率21.2%显著降低于对照组34.8%(P<0.01);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QTd为(77.19±10.85)ms显著高于无心脏事件者(59.17±9.71)ms(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存在显著QTd增加,施太可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与梗塞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7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2组:A组41例,为无梗塞后缺血事件发作及严重并发症;B组30例,为有梗塞后缺血事件发作及严重并发症,并设立对照组15例。梗塞后4-6、24、72h及1周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铜离子活化镉还原法测定血清中硝酸盐(NO3^-),采用Swan-Ganz导管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结果:A组血浆ET在发病4-6h迅速升高,24h达高峰,1周恢复正常。而血浆NO于发病24h开始升高,72h达高峰值,1周恢复正常。B组ET在各个时点上均高于A组,在1周后仍高于对照组,B组血浆NO在各个时点上均低于A组,1周后仍低于对照组。且ET与PCW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2),而NO与PCWP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动态观察血浆ET、NO的变化,有助于判定梗塞后缺血事件的发生及并发症的出现,且血浆ET的持续升高会加重心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及功能紊乱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由于VEC在维持血管张力和血流凋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阻滞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激活,因而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机制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观察71例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探讨VEC损伤与AMI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施太可对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施太可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1、3、7、21日记录静息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Holter,计算QTd并分析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于发病24h最高,3日后开始下降,7日降至最低。施太可组QTd在3日后与对照组比显著降低;施太可组心脏事件发生率21.2%显著降低于对照组34.8%(P<0.01);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QTd为(77.19±10.85)ms显著高于无心脏事件者(59.17±9.71)ms(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存在显著QTd增加,施太可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自1989年始,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疗程短,止痛明显,病损部皮肤退疹快,吸收干燥脱屑早。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症状消失亦快。现将资料较完整的125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