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药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分子机制并分析预测其靶标和药物作用通路。方法检索并下载GEO中与采用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集。通过获取的基因表达数据集,分析六味地黄丸干预前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中差异表达基因变化,并将这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与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绝经女性血液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取交集,获得两对比组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对获得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从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分(CC)三方面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利用生物通用交互数据集库(BioGRID)分析获得与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产物互作的蛋白质,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关系(PPI)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实现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的可视化。应用中医药数据库(BATMAN-TCM)对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靶标基因进行预测。结果六味地黄丸干预后,得到1 35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22个,下调表达基因1 027个。58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相关,六味地黄丸干预后43个基因下调,15个基因上调。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10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靶标为ESR1, FGFR2, MED1, PGR, PRKCB, PTGS1, PTGS2, TRIM24, VDR, WNT4。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差异表达基因对比分析,ATF2, FBXW7以及RDX基因在干预后呈现显著差异表达。结论 ATF2, FBXW7和RDX基因为参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分子调控机制的关键基因。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10个共同靶标基因中,ESR1, FGFR2, MED1, WNT4为六味地黄丸干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等相关内分泌疾病的潜在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地圣珠水煎剂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小鼠脑海马组织中IL-1β、IL-6的影响。方法 45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各15只,后2组采用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而后中药组给予地圣珠水煎剂,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周后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模型脑海马组织中IL-1β、IL-6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海马IL-1β、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圣珠水煎剂能够通过下调脑海马组织中IL-1β、IL-6的水平,干扰炎性反应继发损伤过程,从而达到对VD的满意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9岁,退休干部。住院号36156。于4小时前去本单位医务室行健康查体,无任何不适症状,在做心电图检查时发现V_1至V_5导联ST段均呈弓背向上抬高,其中V_1、V_2导联抬高近0.4mV,V_4、V_5导联抬高近0.3mV。急送我院。入院查体:T36.2℃,P80次/分,R22次/分,Bp18/12kPa,神志清,两侧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口唇无紫绀,颈无抵抗。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胺碘酮持续或间断静脉泵入。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率及心律失常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3.1345,P=0.0017)。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心率,有利于基础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脂代谢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病人,将其中合并糖尿病的92例病人作为糖尿病组,未合并糖尿病的108例病人作为非糖尿病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BUA)、C反应蛋白(CRP)]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比较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差异及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各项资料差异,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纳入Logistic模型,行量化赋值,以预后为因变量,以年龄、糖尿病病程、BMI、TC、TG、HDL-C、LDL-C、BUA、CRP、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为自变量,明确影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年龄>65岁、BMI>23.9 kg/m2、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多支病变病人比例大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尿病组TC、TG、LDL-C、BUA、CRP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HDL-C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不良组年龄>65岁、糖尿病病程>5年、BMI>23.9 kg/m2、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多支病变病人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组TC、TG、LDL-C、BUA、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HDL-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糖尿病病程>5年、BMI>23.9 kg/m2、TC>5.98 mmol/L、TG>1.21 mmol/L、HDL-C<0.90 mmol/L、LDL-C>3.12 mmol/L、BUA>420μmol/L、CRP>8000μg/L、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多支病变为影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冠心病病人相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更严重,且TC、TG、LDL-C、BUA、CRP更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预后与脂代谢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于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指标、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8例青少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常规治疗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指标,及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6.88%比76.56%,P=0.001);治疗6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ysC[(1.19±0.29)mg/L比(0.78±0.25)mg/L]、Hcy[(12.04±2.02)μmol/L比(8.98±1.56)μmol/L]、SCr[(86.29±4.52)μmol/L比(83.42±4.16)μmol/L]、BUN[(7.15±0.42)mmol/L比(6.28±0.39)mmol/L]水平均显著降低,24h内血压水平与血压变异性指标、白天血压变异性指标、夜间血压变异性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辅助降低血压、改善血压变异性和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肌酐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