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在各类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最高,攻击行为不仅扰乱医疗环境,也对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造成巨大威胁。既往的回归分析研究表明童年创伤、自尊、心理弹性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但当前较少有研究探讨上述4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目的 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自尊、心理弹性及攻击行为的关系,阐明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依据便利抽样原则,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在大庆市第三医院和赤峰市安定医院住院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童年创伤量表(CTQ-SF)、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尊量表(SES)、攻击行为问卷(AQ),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CTQ-SF、CD-RISC、SES和AQ得分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AMOS 24.0进行链式中介模型的构建,并采用Bootstrap方法对所构建的链式中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  相似文献   
2.
后。方法:依据欧洲白血病免疫分型协作组(EGIL)的积分系统和WHO2008诊断标准回顾性判断并总结200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3例Ph~+M PAL患者资料,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特点。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方案或兼顾髓系、淋系的联合化疗方案,部分患者治疗期间加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5例在缓解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Ph~+M PAL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 75∶1),诊断时白细胞计数较高,WBC≥30×10~9/L者25例(75. 8%),WBC≥100×10~9/L者13例(39. 4%)。33例Ph~+M PAL患者中,髓系和B系抗原共表达者(M/B) 32例(97. 0%),髓系、B淋系、T淋系抗原共表达者(M/B/T) 1例(3. 0%)。无髓系、T系混合及B系、T系混合者。本组病例中符合EGILl998诊断标准的共19例(57.6%),其余14例患者经复核符合WHO 2008诊断标准。在进行有效染色体分析的31例患者中,单纯t(9; 22) 13例(41. 9%),t(9; 22)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患者10例(32. 3%),无t(9; 22)染色体异常8例(25. 8%)。31例患者行BCR/ABL融合基因(P190、P210)检测,表明其中单纯P190~+者17例(54. 8%),单纯P210~+者8例(25. 8%),P190、P210双表达者4例(12. 9%),P190、P210均未检出者2例(6. 5%)。第1次诱导治疗期间联合与未联合TKI者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1. 3%与46. 7%(P=0. 042)。诱导治疗后复查融合基因(PCR)转阴2/17例,巩固治疗期间复查融合基因(PCR)转阴9/16例(其中包括3例干细胞移植后转阴患者),中位转阴时间2. 87(1. 13-9.20)个月。结论:Ph~+M PAL以男性居多,起病时高白细胞数,以B系和髓系抗原共表达最常见,预后差,化疗联合伊马替尼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治疗继发于骨髓增殖性肿瘤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AML伴发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患者的效果.方法 报道1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转为AML伴BPDCN的患者的诊疗情况,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地西他滨治疗后,该患者脾脏回缩,外周血、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明显下降,输血频率下降,而且未再发现异常的BPDCN细胞;截至投稿时患者仍在随访观察中.结论 继发性AML伴BPDCN比较少见,地西他滨对该类患者,特别是伴脾大症状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蛋白激酶CK2是由2个催化亚基(α或α'亚基)与2个调节亚基(β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其在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蛋白激酶CK2的过度表达与高度激活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抑制蛋白激酶CK2的表达可能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笔者现就蛋白激酶CK2在白血病中的相关发病机制及意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抗抑郁药疗效的荟萃分析来探讨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适应证。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对照研究登记库中IBS患者抗抑郁药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发表时间为2000-01-01-2018-03-31)。以成年IBS患者为研究人群,将抗抑郁药与安慰剂或常规治疗进行对比。以IBS的总体症状或腹痛症状无改善为结局指标,获得抗抑郁药治疗后IBS症状无改善的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CI),并根据危险差的倒数计算出所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T)。对可能影响疗效的主要临床特征(即是否合并心理障碍、腹痛或腹部不适的严重程度、是否难治性IBS)和疗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12项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与安慰剂或常规治疗相比,当合并抑郁或焦虑时,抗抑郁药治疗后IBS症状无改善的相对危险度是0.45(95%CI 0.26~0.80),NNT为3.7。在抑郁和焦虑未知组,难治性IBS患者抗抑郁药治疗后IBS症状无改善的相对危险度是0.58(95%CI 0.46~0.73),NNT为3.6;中-重度腹痛或腹部不适患者抗抑郁药治疗后IBS症状无改善的相对危险度是0.64(95%CI 0.44~0.93),NNT为4.7。抗抑郁药疗程≥3个月时,治疗后IBS症状无改善的相对危险度是0.66(95%CI0.54~0.81)。结论 IBS患者抗抑郁药治疗的适应证为合并抑郁或焦虑、难治性IBS、表现为中-重度腹痛或腹部不适的IBS患者;推荐疗程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