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步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BWSTT)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58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加BWSTT,共8周,每周5次,每日1次,每次30min,训练前后各行1次评价。结果训练后两组功能性运动量表(FAC)评分、步行速度及步长较训练前均明显提高,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提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BWSTF可提高偏瘫病人的步行能力、步行速度及步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动平板下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青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3例水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BWSTT,1次/天,每周5次.总计6周。比较训练前后FAC评分、步行速度及步长的变化。结果:患者FAC评分、步行速度及步长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BWSTT以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不断完善护理记录书写规范,提高书写质量,我院护理部从2006年1月开展了"护理记录三级点评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不断完善护理记录书写规范,提高书写质量,我院护理部从2006年1月开展了“护理记录三级点评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方法由护理部制定“护理记录三级点评”制度,责任护士-护士长-护理部逐级实行。①责任护士点评。责任护士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熟练掌握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完善护理计划。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掌握患者的治疗,诊断信息。每日上班时对自己所管患者的护理记录进行点评。详细记录存在的问题和书写责任人。并与记录护士沟通,针对具体问题指导正确的记录方法。②护士长点评。护理部将“护理记录点评”纳入护士长工作考核。护士长全面掌握病区危重、一级护理患者的病情、心理、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实施情况等。与医生做好沟通。每日阅览危重、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记录。对专科护理计划制订是否详细;病情观察是否细致;分级护理制度是否落实;语言描述是否缺乏逻辑性、准确性;潜在性护理问题是否有预见性等,进行点评记录。  相似文献   
5.
<正>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9岁。因发热、咽痛伴皮疹1d于2000年12月22日入院。其父有食鱼虾过敏史。体检:T36.9℃,P90次/min,R20次/min,神志清楚,精神一般,颈、躯干、四肢均可见鸡皮样疹,胸背疹间皮肤潮红,用手压可暂时转白,帕氏征(-),杨莓舌,咽及扁桃体显著充血,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未见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aripherally inserted centyal-catheter,PICC)是静脉输液的安全通路,在肿瘤化疗中已经广泛应用。随着PICC穿刺技术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更加关注PICC并发症的处理。机械性静脉炎是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6%~9.7%。  相似文献   
7.
动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方法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病人穿刺拔针后由于按压不当出现青紫、淤斑甚至皮下血肿现象.既给病人造成心理及身体上的痛苦,又不利于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临床穿刺拔针后按压止血基本是依靠病人或家属来完成,有时还需要护士完成.在当前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节约护理人员的时间,又无须病人或家属按压,还可减少病人拔针后皮下出血,2009年我们自制了弹力带,经285例次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弹力带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9.
贺雪琴 《医药世界》2010,(8):887-887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不采取积极相应的防治措施,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而且可以促使病情恶化,久治不愈常致全身感染或全身衰竭造成严重后果Ⅲ。本科2001—09—2009—09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治愈溃疡期压疮6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改良新生儿插胃管方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新生儿插胃管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之一。由于新生儿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加大了插胃管的难度。1997年以来,我们分别对104例和98例新生儿采取新旧两种方法插胃管,结果表明新方法比传统法更有效,提高了新生儿插胃管一次成功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将1997年1月至1998年10月间住院的需置胃管的新生儿分为两组,采用新方法的(改进组)104例,采用传统方法的(对照组)98例。改进组:在插胃管过程中,当胃管下至5~7cm时,即快到达咽喉部时,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签(最好是机器做的因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