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昏迷患者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9月~2010年5月,本院急诊科对48例不同急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使用了口咽通气管,以保证患者呼吸通畅。结果:成功对本组的48例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呼吸频率等方面在口咽通气管放置前后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已处于昏迷状态的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放置口咽通气管,保持其呼吸通畅,对于争取抢救时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交互式急救系统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3~6月采用交互式急救系统对我校876名2011级大专护生进行《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结果:采用交互式急救系统教学的2011级护生的急救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未采用该系统教学的887名2009级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以上的护生非常赞同该教学方法,加强了急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了临床思维及应急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80%以上的护生非常赞同教学方法,认为提高了急救信心,有利于更快适应今后的急救工作。结论:运用交互式急救系统进行《急救护理学》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急救知识及综合能力,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有待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总结急诊手术心理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于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针对患者情况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均出现恐惧、紧张、焦虑情绪,其中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出现悲观绝望的心理较文化程度较低者少,护理及治疗配合与接受度更好;全部患者经过术前心理护理均能配合治疗,安全度过手术期。结论加强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以稳定积极的情绪接受治疗与配合更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在保护接受心肺复苏患者的重要脏器中的作用。方法131例CPR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1),在开始心肺复苏同时开始应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1次/12h,共8次);B组(n=46),心搏恢复后立即开始应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1次/12h,共9次);C组(n=44),在心肺复苏时和以后均不用乌司他丁。观察各组的存活率,住院时间,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发生率。存活≥24h的患者于24h抽取外周血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肌酐(Cr)。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查血液内的上述因子水平。结果3组患者外周血IL-6、TNF—α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组患者IL-6、TNF-α的水平,以及CK、AST、AIJrr、和Cr值均明显低于B,C组(均P〈0.05),B组的上述指标亦显著低于C组(均P〈0.05)。A组的SIRS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B和C组(47%和68%,均P〈0.05),A组的住院时间为(10.60±6.67)d,显著短于B和C组f(15.62±9.47)d和(2t.33±9.77)d,均P〈0.05),A组患者的24h后死亡率为12%,显著低于B和C组(28%和47%,均P〈0.05);B组的上述指标亦均显著低于C组(均P〈0.05)。24h内死亡率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地抑制CPR时机体炎症反应并保护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尤其是在心肺复苏时同时应用乌司他丁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全身炎症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发生,探讨乌司他丁在心肺复苏期间的临床价值。方法将CPR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在心肺复苏同时立即开始应用乌司他丁20万u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12h 1次,8次,共41例;B组为心搏恢复后立即开始应用乌司他丁20万u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12h1次,8次,共46例;C组在心肺复苏时不用乌司他丁,共44例;心肺复苏(CPR)患者于开始(0)、12、24h抽取外周血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重要脏器的功能,并将同组不同时间进行比较;将存活≥24h的患者进行罹患SIRS的评估,检测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24h内、后死亡率,住院时间,将三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外周血IL-6、TNF-α的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A组患者IL-6、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B,C组(P〈0.05),B组明显低于C组(P〈0.05);同组之间比较:A组的IL-6、TNF-α的水平Oh与12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4h同0及12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SIRS的发生率比较,A组(33%)低于B组(47%)、C组(68%)(P〈0.05),B组低于C组(P〈0.05)。三组患者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肌酐(Cr)值比较,A组低于B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同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比较:A、B组的同组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组Oh同12、24h比较有差异(P〈0.05),12、24h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4h内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4h后死亡率,A组(12%)低于B组(28%)(P〈0.05),B组低于C组(47%)(P〈0.05)。住院时间A组低于B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抑制CPR时机体炎症反应并保护患者重要脏器功能,提高心肺复苏(CPR)的成功率,尤其是在心肺复苏时同时应用乌司他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测血液净化治疗持续时间对炎性因子的清除和对血清白蛋白滤过的影响,探讨血液净化治疗适宜的持续时间。方法随机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病例32例,在其血液净化开始前及持续时间分别至6、8、10、12小时采血标本,提取血清后集中检测C-反应蛋白、白介素-6以及血清白蛋白。按时间点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净化治疗持续6小时,血清炎性因子下降迅速,持续时间至8小时许,炎性因子基本无下降。而此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开始较为明显的减低。结论血液净化持续时间8时左右已能够发挥较好的炎性因子清除作用,此时再延长治疗时间对炎性因子消除效果开始明显下降,而对白蛋白的滤过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