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咖啡因用药时间差异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呼吸机参数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观察RDS早产儿共100例,随机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在计划拔管前4-6h和出生后12-24h开始给予咖啡因静脉给药;比较两组患儿插管时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时间、需氧时间、最高呼吸机吸气峰压(PIP),最高呼气末正压(PEEP),最高吸入氧浓度(Fi O2),首次AOP发生时间,拔管后48h内发作频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发育商水平等。结果 B组患儿插管时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时间及需氧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B组患儿最高PIP和最高Fi O2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儿最高PEE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儿首次AOP发生时间和拔管后48h内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儿PDA、BPD、ROP及气漏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儿VAP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儿随访发育商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咖啡因早期用于RDS早产儿可有效缩短辅助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撤除难度,改善AOP症状,并有助于避免VAP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雾化止咳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临床有效率为97.50%(39/40),明显低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P=0.003);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气促、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哮喘吸入治疗装置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吸入治疗是哮喘治疗的首选方法,其中吸入治疗装置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简单介绍吸入治疗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对压力定量雾化器、定量吸入器+储雾罐、干粉吸入器、喷射式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等的作用机制、用法及使用技巧的最新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多种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炎症介质通过多条信号途径参与了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以及重塑发生的过程,其中TGF-β/Smad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的热门之一.本文主要介绍TGF-β超家族,Smad蛋白家族,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性蛋白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其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种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炎症介质通过多条信号途径参与了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以及重塑发生的过程,其中TGF-β/Smad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的热门之一。本文主要介绍TGF-β超家族,Smad蛋白家族,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性蛋白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其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戴欢  张维溪  贺孝良  赵瑞雪  方丽  李昌崇 《中医药学刊》2011,(12):2645-2648,I0020
目的:观察黄芪、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及哮喘气道重塑的对比调控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布地奈德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黄芪组(F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at)及平滑肌厚度(Wam)等重塑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TGF—β1、P—Smad3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GF—β1的浓度。结果:干预组大鼠Wat、Warn较哮喘组显著性降低(均P〈0.01),C组、D组Wa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低于黄芪组(均P〈0.01);C组、D组Wa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组Wam较F组有降低;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果呈棕黄色,TGF-β1蛋白表达于胞浆,P—Smad3蛋白表达于胞浆和胞核,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散在的炎性细胞。干预组TGF-β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或P〈0.01);C组、D组、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Smad3蛋白表达:各干预组均显著低于哮喘组(均P〈0.01),C组、F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D组较F组降低(P〈0.01);干预组血清、BALF中TGF—β1浓度与哮喘组比较有降低(均P〈0.01),BALF中C组、D组、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清中C组、D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低于F组(P〈0.05或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黄芪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而拮抗气道重塑,但黄芪效果比糖皮质激素稍差。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究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小儿腹泻患儿,根据其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 CD4+ 、 CD4+ /CD8+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3 d 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65.00 %, 与对照组组的 62.50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0 d 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0 %,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小儿腹泻采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治疗,可以较 快缓解患儿的腹泻、脱水等症状,具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和Smad6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变化及福莫特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SPF)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根据干预方法和时间分为对照组(A2和A4),哮喘组(B2和B4),福莫特罗组(C2和C4),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福莫特罗组模型制作同哮喘组,在激发阶段,激发前30 min给予福莫特罗灌胃处理,各组均在末次激发后1~2h处死大鼠.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at)及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6蛋白表达.结果 (1)Wat:C2组和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2)Wam:C2组显著薄于B2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3)肺组织TGF-β1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低于B2组(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2组(均P<0.01),C4组低于B4组(均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4)肺组织Smad6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低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低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结论 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增高,Smad6表达减低;TGF-β1和Smad6表达失衡可能促进了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福莫特罗可抑制哮喘大鼠TGF-β1表达,促进Smad6表达,作用随激发时间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和Smad6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变化及福莫特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SPF)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根据干预方法和时间分为对照组(A2和A4),哮喘组(B2和B4),福莫特罗组(C2和C4),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福莫特罗组模型制作同哮喘组,在激发阶段,激发前30min给予福莫特罗灌胃处理.各组均在末次激发后1~2h处死大鼠。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at)及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6蛋白表达。结果(1)Wat:02组和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2)Wam:C2组显著薄于B2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3)肺组织TGF-β1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低于B2组(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2组(均P〈001),C4组低于B4组(均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4)肺组织Smad6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低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低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结论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增高,Smad。表达减低;TGF一13,和Smad。表达失衡可能促进了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福莫特罗可抑制哮喘大鼠TGF-β1,表达,促进Smad。表达,作用随激发时间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血浆D-二聚体(D-D)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RDS患儿60例,其中晚期ARDS患儿28例(晚期ARDS组),早期ARDS患儿32例(早期ARDS组),另选取同期健康足月儿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7天及血浆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及患儿治疗后存活情况。结果晚期ARDS组患儿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早期ARDS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ARDS组患儿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严重程度和患儿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成正相关。两组患儿治疗7天后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后3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期ARDS组患儿死亡率为21.42%高于早期ARDS组患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患儿治疗7天后D-D、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较高于存活组患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RD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患儿血浆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成正相关,其对判断病情的变化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