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桥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枕下正中经四脑室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桥脑背侧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病灶镜下全切除,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恰当的选取手术入路、熟练掌握局部神经解剖、熟练的掌握镜下显微操作的前提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T灌注成像( CTP )在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例,总结其CT灌注参数及图像,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头颅CT平扫进行比较,对患者病情进行预判,在治疗过程中早期给予干预,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CT平扫中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挫伤灶,大部分病例合并有周围脑实质低密度灶,CT灌注参数显示脑组织低灌注20例,经给予针对性处理后病程明显缩短,预后明显改善,术区及挫伤脑组织高灌注5例,3例未见明显脑组织灌注异常,显示低灌注者预后较高灌注者差,脑组织灌注正常者预后较好。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CT灌注检查,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可以对患者手术以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对治疗过程中的适时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45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IL-2R、TRAIL表达水平。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观察组分成手术组(n=33)与非手术组(n=33),比较其治疗前后sIL-2R、TRAIL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sIL-2R水平为(102.55±17.1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 IL-2R(45.32±9.83)pg/ml(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TRAIL水平为(3.35±0.8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RAIL(1.47±0.32)pg/ml(P0.05)。治疗1个月后,手术组血清s IL-2R、TRAIL水平分别为(52.06±9.84)pg/ml、(1.91±0.28)pg/ml,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治疗14 d、治疗1个月后,手术组NIHSS评分分别为(8.7±0.6)分、(4.46±0.3)分,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可有效降低少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IL-2R、TRAIL的表达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模式血管再通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40例,采用动脉内溶栓、取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多模式血管再通治疗,观察患者血管再通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24h患者神经功能变化,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进行评估。依据mRS评分将40例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mRS≤2分)及预后不良组(mRS≥3分),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40例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随访,其中血管再通成功患者32例(80. 00%);术前NIHSS平均评分为(15. 71±5. 14)分,与术后24h的NIHSS平均评分为(11. 50±5. 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随访出现症状性、无症状性的颅内出血9例(22. 50%)。有2例发生死亡,存活38例中,预后良好组25例(65. 79%),预后不良组13例(34. 21%)。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在术前NIHSS评分、发病-穿刺时间、穿刺-开通时间、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局部麻醉、取栓次数、取出栓子、支架成形、动脉溶栓、静脉溶栓、球囊扩张、替罗非班使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术后24h NIHSS评分、性别、糖尿病、血管再通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再通级别高是良好预后的保护因素,而糖尿病属于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模式血管再通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血管开通率较高,预后良好。血管再通级别越高,患者预后越好。糖尿病具有比较高的出血转化风险,可能是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临床少见的颅内血管性疾病,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2.4%。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治疗上有许多棘手之处。我院于2004年10月-2008年6月收治了4例DAVF患者,均给予介入栓塞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与内科保守疗法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该院收治的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每组各30例,手术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治疗,非手术组采用内科保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血清MMP-9、TNF-α的变化。结果手术组患者血肿清除时间为(3.4±0.9)d,明显低于非手术组血肿清除时间(12.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6.7±4.5)d,明显低于非手术组住院时间(23.6±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治疗1个月后,手术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非手术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MMP-9、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手术组血清MMP-9、TNF-α水平明显低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非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血清MMP-9、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