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东多伊蚊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马来丝虫病的媒介之一。1984年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引进原采自浙江定海的东乡伊蚊,在室内养殖过程中发现未经吸血而产卵,有自体生殖(Autogeny,自殖)的现象。现将我们的初步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新疆地区的疟疾媒介米赛按蚊(An.messeae)、赫坎按蚊(An.hyrcanus)以及实验室传代的上海地区中华按蚊(An.sinensis)的唾腺多线染色体、脑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和G带进行了研究。绘制了多线染色体和G带模式图,并进行了详细描述。用IBAS-2图象分析仪精确地测量了染色体长度,描记了G带带型曲线。 多线染色体研究:一、米赛按蚊存在着四类多态性臂内倒位:(一)2R的杂合子性倒位(7C-12C),频率为1%;(二)3R的杂合子性倒位(24A—26C),频率为  相似文献   
3.
中华按蚊染色体核型、C带及G带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蚊虫分类学中,多线染色体和核型研究已成为常用的手段,作为核型分析更进一步的方法——分带技术,国外已有许多报道并显示出一定的作用(Baimai,1984;Rai,1980),但国内未见报道,我们以中华按蚊为材料,进行Giemsa C带与G带研究,现将操作技术与观察结果作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我国米赛按蚊(Anopheles messeae Fall,1926)进行了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和异染色质带的研究。发现了性染色体的种内多态现象,并论证了这种多态现象可能是由于结构异染色质在数量和分布上的多态现象引起。结果提示,染色体核型和分带研究在按蚊近似种团的分类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迄今已积累的研究资料表明,无论是自殖性还是非自殖性的医学昆虫其卵黄原蛋白的合成是受激素调控的,其中主要有3种激素:卵发育神经内分泌激素(EDNH)、保幼激素(JH)和蜕皮激素(MH)。有些昆虫主要依赖保幼激素,有些主要依赖蜕皮激素或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协同作用。本文综述了上述3种激素的一些理化特性和调节卵黄原蛋白生物合成的主要功能。卵发育神经内分泌激素诱导卵巢分泌产生蜕皮激素。保幼激素诱导脂肪体细胞从原始态发育至感受态,以保证脂肪体细胞接受蜕皮激素的刺激,启动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转录,引起卵黄原蛋白的合成;同时还可调节卵黄原蛋白的特异性吸收。蜕皮激素刺激脂肪体细胞合成分泌卵黄原蛋白。  相似文献   
6.
本项工作用组织学的方法,观察吸血对印鼠客蚤性腺发育成熟的影响。不吸血雌蚤的卵母细胞内无卵黄沉积,卵子不能成熟。雄蚤的睾丸也只有在吸血后精栓消失,精子才能排到输精管内。印鼠客蚤(Xenopsyllus cheopis)需要吸血性腺才能成熟。蚤的性腺成熟时间符合养殖工作中收卵的规律。本项观察也提出脂肪体是卵黄发生中值得重视的部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