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常用剂量下,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经体检健康的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第一组一次服用75mg氯吡格雷;第二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d,连服3天停药;第三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d连服7天停药;第四组一次服用300mg氯吡格雷。各组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采样,样本用二磷酸腺苷(ADP)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 第一组在停药后6天血小板聚集率恢复到服药前水平。第二组血小板聚集率在服药的3天、停药后的1天、2天与用药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10天后恢复到服药前水平。第三组停药后4天内血小板聚集率受非常明显抑制(P〈0.01),6天内受明显抑制(P<0.05)。第四组服药后2h即可观察到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率的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停药4天后血小板聚集率恢复到服药前水平。结论 首服剂量越大,维持服药的时间越长,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2.
氯吡格雷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抗血栓治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是许多国家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但近来研究发现,有些患者对氯吡格雷反应差甚至无反应,“氯吡格雷抵抗”现象被越来越多地提出。1氯吡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水平(lipoprotein(a))和血管内超声在预测早发冠心病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7年我院早发冠心病患者实施PCI 220例,随访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 angiography , CAG)证实支架内再狭窄35例。PCI术前及随访时测定Lp (a)浓度,用血管内超声检测病变血管的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最小管腔面积。 结果:无支架内再狭窄患者PCI前后Lp (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Lp (a)浓度在PCI术后升高(277.95士49.01) mg/L比(157.29士32.67) mg/L P<0.01;支架内再狭窄组与支架内无狭窄组比较,两组外弹力膜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斑块面积分别为(6.7士2.3 ) mm2和(5.4士1.7) mm2, P<0.05。 结论:血管内超声是评价早发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的手段,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有更大的斑块面积,Lp (a)浓度有可能作为预测PCI术后再狭窄的无创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其与血管内超声(IVUS)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关系,以探讨Lp-PLA2检测对评价早发冠心病患者斑块炎症程度的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地坛医院早发冠心病患者70例(早发冠心病组)、晚发冠心病患者120例(晚发冠心病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测定Lp-PLA2、冠状动脉造影(CAG)及IVUS评价斑块的形态特征,分析两组间Lp-PLA2水平、IVUS的斑块特征及Lp-PLA2水平与斑块成分的关系。结果早发冠心病组患者血浆Lp-PLA2均值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冠心病组和晚发冠心病组IVUS斑块负荷分别为58.0%和43.2%、重构指数分别为(1.34±0.95)和(1.11±1.27),纤维帽厚度分别为(0.65±0.18)mm和(1.01±0.21)mm,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Lp-PLA2与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0.531,P=0.017),与纤维帽厚度呈正相关(r=0.137,P=0.033)。结论早发冠心病富含软斑块及薄纤维帽斑块,血浆Lp-PLA2水平与IVUS确定的斑块易损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重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住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新冠肺炎重型患者3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应用常规治疗的3例新冠肺炎重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缩短[(2.7±1.2)d vs(6.3±0.6)d,P<0.05]、氧合指数恢复(大于300 mm Hg,1 mmHg=0.133 kPa)快[(4.6±2.1)d vs(10.6±3.1)d,P<0.05]、肺部影像学好转的时间缩短[(4.3±1.5)d vs(7.6±1.2)d,P<0.05]。吸氧时间缩短[(12.1±0.8)d vs(21.7±5.7)d,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缩短[(2.3±0.5)d vs(7.3±0.6)d,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新冠肺炎重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氧合改善、肺部病变吸收有促进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尝试早期小剂量短疗程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血小板聚集实验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两种方法,观察比较正常人口服氯吡格雷后抑制血小板功能情况,寻求简便、经济、可靠、合理的氯吡格雷剂量监测方法。方法:①选取2006-03/05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体检的40名健康志愿者,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0名/组:第1组一次性服用75mg氯吡格雷;第2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d,连服3d停药;第3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d,连服7d停药;第4组一次性服用300mg氯吡格雷。②各组分别于服药前、停药后1,2,4,6,8,10d这7个时间点取样;此外,第2组另于服药3d后取样一次,第3组另于服药7d后取样一次,第4组另于服药后2h和8h各取样一次。③于给药前后各时间点,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及CD62p活性,各指标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0名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和CD62p活性检测:CD62p变化幅度最大且不易恢复至服药前水平,PAC-1变化幅度最小且容易恢复至服药前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幅度介于PAC-1和CD62p之间。②各组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与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和CD62p活性的相关分析:服药前后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与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均成正相关(r最大=0.666,P<0.01;r最大=0.755,P<0.05);PAC-1与CD62p亦呈正相关(r最大=0.728,P<0.01)。结论:口服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率与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活性这3个血小板功能指标变化具有较好的相似性。提示血小板聚集试验为氯吡格雷剂量监测简捷、实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