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最先提出了脑死亡的概念,并确立了脑死亡诊断标准[1].我国从70年代开始探讨脑死亡诊断标准,但目前国内尚无正式的死亡诊断标准和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2.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局部缺血再灌流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脑缺血再灌流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的ICAM1参与的缺血性炎症反应。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堵2小时再灌流0、3、12、24、72、120小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结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堵2小时未见ICAM1的表达,栓堵2小时再灌流3小时病变侧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开始出现ICAM1的表达,12~24小时达高峰,并持续至72小时,非缺血侧脑组织微血管未见ICAM1的表达。结论ICAM1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早期的病理过程。提示在缺血早期阻断ICAM1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减轻缺血性脑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心源性脑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源性脑栓塞(CBE)国内系统报道很少。本文分析了46例CBE的临床资料。其发生率为全部脑梗塞病例的10.4%(46/444)。无办膜病性房颤,风心瓣膜病及心肌梗塞是本病的主因.临床表现以偏瘫,各种失语症和意识障碍为主.CT阳性率为95.7%,多表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大面积脑叶梗塞(71.7%),其中约1/4病例表现为出血性梗塞,但两半球受累机会相同。死亡率为21.7%.结合文献讨论了CBE的临床和CT特征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4.
研究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含量下降〔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上升〔2〕,对疾病的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三七通舒胶囊有效成分为三七三醇皂苷,可以明显地扩张血管,有效地改善血管痉挛,保护神经细胞。本实验关注三七通舒胶囊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对血清中IGF和MMP-9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谢红妹  朱玲 《上海医学》1999,22(2):109-111
目的 探讨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的ICAM-1参与的缺血性炎症反应。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参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堵2小时再灌注0、3、12、24、72、120小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结果 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堵2小时未见I-CAM-1的表达,栓堵2小时再灌注3小时病变侧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开始出现ICAM-1的表达,12 ̄24小时达高峰,并持续至72小时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男,62岁。因“双下肢无力2个月余”于2011‐12‐25入院。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腹部束带感,持续3~4d后自行缓解;入院前2个月出现左下肢乏力并逐渐加重;入院前1个月左下肢已不能抬起,并出现右下肢乏力、排便困难。期间行腰椎M RI检查示轻度腰椎间盘突出,尝试针灸及牵引治疗均无好转;入院前1周行颈胸髓M RI示颈髓及胸髓内可见多发斑片状稍长 T1、稍长T2信号病灶,增强后无明显强化,予以地塞米松、甘露醇、B族维生素治疗,患者双下肢无力部分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收入作者医院。入院体检:体温36.6℃,血压120/80 mmHg ,意识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脑神经(-),双上肢及右下肢肌力V级,左下肢肌力V -级,胸6水平以下针刺觉及振动觉减退(左侧尤为显著),四肢腱反射(++),双侧病理征阴性。入院后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29.6×109/L ,淋巴细胞绝对值21.9×109/L ,血红蛋白137 g/L ,血小板193×109/L。外周血流式细胞学检查结果:B细胞型CD19、CD20、CD79a均为(+);CD5、CD23、CD34、CD10均(-)。腰穿脑脊液检查结果: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260×106/L ,淋巴细胞100%;葡萄糖、蛋白及氯化物均正常。脑脊液流式细胞学检查:B细胞型,CD19、CD20、HLA‐DR均(+);CD5、CD23、CD34、CD10均(-)。骨髓细胞学检查: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占56.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中性粒细胞比例减低,红细胞系比例减低,巨核细胞增生活跃,血小板可见。骨髓活检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明显。骨髓染色体检查:正常,核型46,XY。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2012‐01起予以FR方案化疗〔氟达拉滨40 mg(第1~3天)+利妥昔单抗600 m g (第1天)〕,1疗程/4周,共6疗程;每次化疗同时给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甲氨蝶呤10 m g。化疗第1个疗程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第3个疗程后复查脑脊液、血常规均正常。此后每半年定期随访,末次随访为2014‐03,血常规及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脊髓M RI检查示髓内病灶完全消失,处于完全缓解期。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simple primary medullary hemorrhage.A case of simple primary medullary hemorrhage hospitalized in our department was reported, and all literatures, domestic and abroad, published since 1964 were reviewed.Results Simple primary medullary hemorrhage has an abrupt onset.It is characterized by dizziness (including vertigo) and headache, accompanied with symptoms and signs of impairment of long tract and posterior cranial nerve group.Cerebellar ataxia and nystamus are commonly seen.Head MRI may reveal abnormal T1- and T2- weighted high signals within the hemorrhagic region of the medulla oblongata.Conclusio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cavernous angioma and hypertension are three main causes of the disease.Cerebral angiography examination is usually normal.The definite diagnosis mainly depends upon head MRI.The prognosis is not so critical as traditionally expected and its fatality rate is relatively low.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消炎痛栓剂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癌性发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消炎痛栓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7d为1个疗程。2组患者1个疗程结束后停药3d,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消炎痛栓剂治疗癌性发热,可有效改善患者发热现象,降低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栓复欣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栓复欣治疗16例缺血性脑卒中的结果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相对照,病例数相同,年龄相似,性别差异不大,有可比性。治疗组中16例用栓复欣4250IU,Bid×10天;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qd×10天。开始用药时间均在起病48小时内。结果为栓复欣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为栓复欣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好,出血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单纯性延髓出血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单纯性延髓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单纯性延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1964年以来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均系突然起病,以头昏(包括眩晕)头痛为主,继之出现长束征及后组颅神经损害症状和体征,小脑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较常见。磁共振显示延髓内T1、T2加权均呈高信号的异常信号灶。结论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以及高血压为三种常见病因。全脑血管造影多正常。确诊主要依靠头颅磁共振检查。预后不如传统认为的那样凶险,死亡仅占少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