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28例急性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患者血清学动态检测结果,探讨布病血清学检测对疾病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布病科确诊收治的28例急性布病患者(由同一实验室感染羊种布病)作为观察对象,于治疗前,治疗第3、6、9周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包括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H)],应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测定观察对象血清学抗体效价,并与临床转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8例急性布病患者以治疗第3周时SAT试验检测抗体效价为最高峰,集中在1∶400(++),占39.29%(11/28);而治疗第6周时有28.57%(8/28)转阴;治疗第9周时有50.00% (14/28)转阴.治疗前发热20人(71.43%)、乏力17人(60.71%)、多汗8人(28.57%)、关节疼痛28人(1 00.00%)、淋巴结肿大7人(25.00%)、ALT升高28人(100.00%)、LDH升高26人(92.86%);治疗第3周时,除3人(10.71%)偶有低热外,其余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乏力、多汗、关节疼痛人数有所减少,分别为13人(46.43%)、2人(7.14%)、21人(75.00%),而ALT、LDH基本恢复正常(仅有1人ALT升高);治疗第6周,全部患者发热、多汗临床体征消失,关节疼痛及淋巴结肿大人数减少,分别为12人(42.86%)、3人(10.71%),生化指标ALT、LDH全部正常;治疗第9周,多数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少数患者仍诉有乏力[2人(7.14%)]、关节疼痛[6人(21.43%)].结论经过有效治疗,抗体效价迅速降低,临床症状很快得到改善,二者之间大致呈平行关系,提示布病特异性抗体出现的早晚、抗体滴度的高低及消长的速度不仅可用于疾病诊断,而且对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人工气道的科学管理是危重患者被抢救成功的关键。其主要过程、目的包括:气道的湿化、防止分泌物干燥;及时清除分泌物,保证气道畅通;预防感染,坏死,脱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 rome BCS)是由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导致血液回流障碍而产生的门脉或下腔静脉高压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我院于2008年12月8日收治一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经介入治疗于2008年12月25日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关节镜下袢钢板技术及AO锁骨钩钢板技术治疗RockwoodⅢ型及以上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收集我科自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63例Rockwood分型为Ⅲ~Ⅵ型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26例;年龄在18~55岁,平均年龄(42.3±1.1)岁。63例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将全部患者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关节镜手术组33例(实验T组),开放性AO锁骨钩钢板手术组30例(对照A组)。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肩颈腕托带悬吊4周,术后第2天开始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肩关节非负重功能锻炼,术后4周开始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逐渐过渡到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正常的肩关节活动。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随访,并行X线检查,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记录术后12个月患肩的喙锁间隙、肩锁间隙和相关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疗效评价。结果 63例患者术后均获12个月随访,术后1个月前关节镜手术组VAS评分优于锁骨钩钢板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前关节镜手术组Constant-Murley评分优于锁骨钩钢板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及在术后早期改善肩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范围方面均优于锁骨钩钢板手术组,同时术后并发症较锁骨钩钢板手术组更少。结论关节镜下袢钢板技术治疗Rockwood分型为Ⅲ~VI型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较传统的锁骨钩钢板技术具有微创、固定牢固、康复快、美观、满意度高等优点,同时还可对关节内其他损伤进行即时探查和修复。关节镜下袢钢板技术为肩锁关节有效地提供了早期的机械稳定性,为韧带的愈合提供了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适护理[1]是一种整体,个性化的有效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活、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降低了不愉快的程度.肝癌的介入治疗是指肝动脉化疗药灌注和栓塞,它属有创性操作治疗,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及心理紧张不适.我院自2008年起将舒适护理运用到肝癌介入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除了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综合的业务素质外,更要注重病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能力为一体的护理,这样才能与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相适应。 几年来,笔者先后对我院的交班报告和交接班形式做过调查,从中发现;在旧的医学模式的熏陶下,形成了一种只注重病人机体整体状况,而忽略病员心理状态的交接的交接斑形式。无论是危重、术后交接时均是:“病人血压XkPa,引流畅通,色浅红,量约Xml……”或在交班报告中规范地写着:“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敷料干燥无渗……”内科病员也只是交待何时发病、症状、体征等等,唯独缺少对病人心理状态,情绪反应的交接,使下班护理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形成了护理断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血清和股骨头局部LncRNA HOX转录反义RNA(HOTAIR)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本院接收的保髋或全髋置换的非创伤性ONFH患者90例,健康对照84例。RT-PCR检测血清和局部HOTAIR的表达,影像学进展由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判定,采用VAS和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ONFH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应用ROC曲线确定血清HOTAIR在影像学进展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非创伤性ONFH患者血清HOTAIR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1.97±0.32 vs 1.00±0.10,P < 0.001),ONFH组织中的局部HOTAIR在坏死区高于非坏死区(2.37±0.25 vs 1.00±0.10,P < 0.001)。ARCO 4级的ONFH患者血清和局部HOTAIR表达高于3级(2.22±0.28 vs 1.94±0.36,P=0.001;2.58±0.22 vs 2.42±0.32,P=0.02)。ARCO 3级的ONFH患者与ARCO 1/2级相比,血清HOTAIR表达升高(1.94±0.36 vs 1.73±0.23,P=0.009;2.42±0.32 vs 2.13±0.24,P < 0.001)。血清中和局部HOTAIR的表达与ARCO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569,P < 0.001;r=0.585,P < 0.001)。血清和局部HOTAIR表达与VA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r=0.557,P < 0.001;局部r=0.672,P < 0.001),与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血清r=-0.326,P=0.002;局部r=-0.489,P < 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OTAIR可作为诊断非创伤性ONFH影像学进展的良好指标(AUC=0.663, P=0.030; AUC=0.726, P=0.003)。结论非创伤性ONFH患者血清和局部HOTAIR表达升高可能反映ONFH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感染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布病疫情的回升,儿童布病患者也大幅增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12岁以下儿童急性布病患者38例,均符合《布鲁杆菌病诊断标准》 (WS 269-2007).在布病临床诊疗中,发现儿童与成人在临床表现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有所不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溶栓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进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结果 规范化护理工作为保障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进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征,分析该病易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确诊且住院治疗的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42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住院病历资料.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磁共振检查结果、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查结果等.结果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持续性颈背及腰腿疼痛,腰背部呈板状,无后凸畸形,脊柱活动明显受限,常呈固定姿势,站立时脊柱侧弯或骨盆倾斜,跛行,可出现典型神经根压迫症状.病史中误诊为脊柱结核的占30.95% (13/4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占14.28%(6/42)、强直性脊柱炎的占4.76%(2/42),总误诊率为50%(21/42).磁共振检查可见,病变椎体内不规则异常信号影,T1加权像(T1WI)呈低信号,T2加权像(T2WI)呈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影,椎体未见塌陷呈楔形变,未见死骨;椎间盘内见条形、片状异常信号影,正常结构消失,椎间隙变窄,相应平面硬膜囊受压,脊柱旁可见脓肿形成,但未见腰大肌脓肿.SAT试验阳性率为92.85%(39/42).结论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征不典型,误诊原因主要是询问病史不详、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缺乏特征性改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