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心率变异(HRV)的变化,探讨PTCA和HRV的影响。方法:PTCA患者120例,24h动态心电图(DCG)记录PTCA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心电信息并进行HRV分析。结果:PTCA术后6个月HRV指标中的24RR间期标准差(SDNN(和高频段的功率谱密度(HFP)较术前明显增高(P分别不小于0.05及0.01);PTCA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患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高脂血症患者TM进行检测。结果 患者组同正常组相比,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M水平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TM水平有助于了解高脂血症患者血栓前状态,为血栓形成提供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对2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使用吡唑甲氢龙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并同12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川芎嗪组患者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白细胞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川芎嗪可有效地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治疗的重要环节是减少心肌耗氧量 ,缩小梗死面积的扩展。我们对 40例AMI患者静脉注射美托洛尔 ,旨在了解其对AMI病人早期的心脏保护作用。1 资料与方法 :40例患者中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5 9± 2 0 )岁。按WHO制定的AMI的诊断标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MI) 30例 ,急性下壁MI 5例 ,急性高侧壁MI 2例 ,急性伴Q波MI 3例。发病时间 :≤ 2h 6例 ,≤ 4h 14例 ,≤ 6h 10例 ,≥ 12h 10例。心功能Killip分级 :Ⅰ级 :30例 ;Ⅱ级 :10例。排除 :心率 <70次 /分 ;血压≤ 10 0 / 70mmHg(1mm…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死院前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0例AMI患者中院前组 76例 ,院内组 5 4例 ,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均≤ 12h。所有患者均嚼服阿司匹林 30 0mg ,并予尿激酶 10 0万单位 2 0ml生理盐水于 10min内静脉推注 ,再予 15 0万单位 10 0ml生理盐水中于 6 0min内静脉滴注。院前组比院内组溶栓时间平均提前 1 4h ;临床开通率在院前组为 76 % ,院内组为 6 3% ;随访 5周发现反复心绞痛发作、重度心律失常和心脏性死亡的发生在院前组明显少于院内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以及危险因素分层与主动脉脉搏波速度(PWV)的关系。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入选的3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股动脉 PWV 值,并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比较不同血压水平及危险程度患者的动脉硬度。结果 1级与2级高血压患者的 PWV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1.7)m/s 比(11.9±1.2)m/s,P=0.398];伴有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 PWV 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10.4±1.4)m/s 比(11.7±1.4)m/s,P=0.018]。结论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PWV 值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动脉硬度的影响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和院内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院前及院内尿激酶静脉溶栓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AMI病人120例,按发病时间至开始静脉溶栓给药的时间,两组均为≤12小时,入选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给予尿激酶100万U人20ml生理盐水不0分钟内静注,再用150万U人100ml生理盐水中60分钟内滴注。结果:院前溶栓比院内溶栓时间平均提前1.4小时。临床开通率,院前组76%,院内组63%。随访5周观察;反复心绞痛发作 、重度心律失常和心源性死亡,院前组明显优于院内组;心功能不全、心肌再梗死、多巴酚丁胺心脏负荷试验存活心肌和窒壁瘤发生的比率、出血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为了提高梗塞相关血管的开通率和降低急性期病死率,除提早溶栓时间外,早期识别高危病人及时有效的稳定血液动力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及其走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服务形式来阐述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指出发展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负责制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走向,也必将在新世纪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试验评价心肌梗死(MI)病人冠脉重建术(CRV)后心室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冠脉重建术前、术后6个月,以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5、10、15、20、25、30μg·kg~(-1)·min~(-1))连续静注5min后,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室壁运动异常(WMA)节段的变化。结果:在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下,CRV前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均呈升高反应(P<0.05),WMA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变(P<0.05)。结论:DSE试验是识别MI区域存活心肌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多巴酚丁胺从5μg·kg~(-1)·min~(-1)开始有效,10~15μg·kg~(-1)·min~(-1)达高峰,≥20μg·kg~(-1)·min~(-1)则在术前对部分病人有诱发心肌缺血,使收缩功能恶化及频发室早出现。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和毛花甙丙控制心房颤动的快速心室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快速有效地控制心室率 ,是保持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环节。毛花甙丙 (西地兰 )对心脏有负性频率作用 ,常作为传统治疗首选用药。因其同时伴有正性变力作用 ,特别适用于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但毛花甙丙静脉注射起效慢 ,并且主要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增加房室结隐匿传导 ,使心室率减慢。因此 ,对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的情况疗效差 ,并且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等情况毛花甙丙禁忌。寻找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更有效的药物已成为房颤急诊处理的重要问题 ,本文对 5 0例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分别静脉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