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报告96例EHF患者的319次ECG检查结果,提示:①EHF患者ECG异常改变非常普遍,尤以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多尿期最为突出;②ECG异常改变类型多达22种,并以各种心律失常为多见;③ECG异常改变与EHF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及性别等因素相关。同时,对其有关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0岁。于1983年2月27日因发热4天入院。患者4天前开始发热,体温在37.5℃~39℃,伴头痛、腰痛、全身乏力,近2日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3次。病后无鼻塞,不咳嗽,大小便无异常,当地有出血热流行,既往无肾炎病史。  相似文献   
3.
1991年8月我们用吡哌酸和甲硝唑治疗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携带者,进行对比观察。一、材料与方法 (一)诊断与分组 1991年8月间在霞浦县斗米村采用碘液双涂片法进行人群粪便普查时,发现当地居民人体溶组织内、结肠内阿米巴等肠道原虫6种,总感染率为38.84%(367/945),其中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携带率为11.43%(108/945)。对108例阿米巴包囊携带者除8例有禁忌症外,其余按送检单编号奇偶随机分为吡哌酸和甲硝唑治疗组。吡哌酸组:共50(男女各25)例,年  相似文献   
4.
斗米村系福建省霞浦县沿海的小渔村。1988年9月至1991年5月共发生阿米巴肝脓肿25例,累计发病率为2.31%,病死率为16%。为了澄清其流行因素,特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内容与方法我们对当地居民卫生状况,包括饮用水、生活习惯、住房条件、环境卫生、厕所及粪便管理、家禽家畜饲养和苍蝇密度等,采用询问座谈与实地察看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5.
宁德地区所辖5个山区县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4个沿海县(市)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从1974年起,各县(市)相继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开展了长达16年之久的流行病学动态监测。一、病原学监测 1974~1988年,每年在原丝虫病高发区和防治措施薄弱区抽取3~5个行政村进行人群血检。共监测269个村,人群平均mfR(微丝蚴率)为0.04%(94/217 541),除1个未普服药盐村人群mfR为1.07%(7/650)外,其余村均在0~0.87%之间。其中  相似文献   
6.
7.
为进一步摸清我区儿童的蛲虫感染情况,1989-1990年6月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对宁德市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的儿童检查肛门蛲虫卵和对部分儿童进行个案调查。结果宁德市区和七都、金涵2个乡的7所幼儿园和5所小学共检查2961人,查见蛲虫感染者1318例,其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闽东系沿海山区 ,辖 9县 (市 ) ,总人口 312万。 195 4年宁德微丝蚴率为 18.89% (85 / 45 0 ) ;195 8年全区丝虫病普查 ,平均微丝蚴率为 3.80 % ,慢性体征率为 0 .4%。山区 5县以马来丝虫病流行为主 ,沿海 4县 (市 )以班氏丝虫病流行为主。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1 防治对策与效果马来丝虫病流行区 ,采取反复查治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对策 ,至 1974年古田县在全省率先达到基本消灭马来丝虫病标准 ,1979年卫生部抽查复核给予确认。195 8~ 1971年 ,闽东先后开展了 3~ 4次大规模的全民普查普治丝虫病工作。对微丝蚴高的村进行重点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疟疾传播基本阻断后监测管理措施.[方法]对本地居民“两热”病人、流动人群“三热”病人血检疟原虫,确诊后个案调查、正规治疗和跟踪观察.[结果]流动人群原虫率为3.23%,本地居民为零,追踪观察35例输入性病例全部转阴.[结论]近5年监测显示未发现当地原发和输入性疟疾继发病例,证实了疟防成果巩固.采取“两热”病人和“三热”病人的监测方法,简便可行.提示今后应将往返于高疟区的民工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