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11~2012-11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7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共4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恶化程度,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C-反应蛋白水平高低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共81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物、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等,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片口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均达到血压控制目标。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均未影响继续治疗,均顺利完成疗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中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体征,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对≥75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住博白县人民医院的STEMI并行溶栓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溶栓组增加减半剂量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心梗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率为68.8%,高于对照组的15.2%(P0.01),溶栓治疗组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病死率3.1%,低于对照组的2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心源性休克以及缺血再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组轻度出血发生率28.1%,高于对照组的6.1%(P0.05)。两组患者均无中度及严重出血病例。结论高龄STEMI患者采用减半量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地高辛给药方案在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7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心衰常规治疗,病情严重患者开始快速给予洋地黄制剂,病情稳定后采用地高辛维持,在给予维持量地高辛过程中,观察组采用间歇给药,对照组患者采用持续给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数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洋地黄中毒发生率为2.8%,对照组洋地黄中毒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洋地黄中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高辛间歇维持量和持续维持量给药方案在窦性心率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均能获得相似临床效果,但前者洋地黄中毒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疗老年STEMI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入住博白县人民医院的STEMI并行溶栓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及尿激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心肌梗死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中三个不同年龄段亚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尿激酶组(P<0.05),两组CK-MB、CK峰值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瑞替普酶组出血并发症低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老年STEMI患者比尿激酶有更好的安全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