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为我院1997年-1998年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64例,平均年龄29.4岁(7-59岁)。急性肝炎25例,慢性肝炎30例,重型肝炎9例。其中甲型肝炎14例,乙型肝炎35例(3例合并丁型肝炎),丙型肝炎6例,戊型肝炎5例,庚型肝炎4例。所有病例于入院次日(起病期)及肝功能正常时(恢复期)分别采集2次血清标本,-70C冷藏各检。20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的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2)方法: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I(sTNFR—I)检测采用ELISA法。 2.结果:(…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名例1:男,13岁。因畏寒,发热,两侧腮部肿痛9天,左侧睾丸肿痛3天入院。入院前9天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8.9℃。全身无力,两侧腮部疼痛,继之先后出现两侧腮部肿大,张口困难,纳差,无呕吐。发病第8天发现左侧睾丸肿痛,行走困难。查  相似文献   
3.
4.
盐酸厄洛替尼(1)是一种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渗透性较高但水溶性较低。添加小分子配体制备共无定型物是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策略。该研究以L-色氨酸(2)为小分子配体,通过旋转蒸发法制备1-2共无定型物,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粉末X射线衍射法(P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技术进行表征。PXRD和DSC结果证明共无定型物的形成。FTIR结果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进一步说明1与2之间可能存在氢键相互作用,可能是共无定型体系形成的潜在分子机制。与单一1晶体相比,共无定型物中1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均明显提高。SD大鼠体内药动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共无定型物组cmax和AUC0→t分别为1原料药组的2.8和2.3倍,而物理混合物组cmax和AUC0→t并未显著提高。该研究制得的1-2共无定型物可显著提高1的溶解度和口服利用生物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