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西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性能的质量控制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卫生标准和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省部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质控检测。结果 2017—2019年累计检测118台次加速器,加速器质控检测(包括X射线和电子束)总初检合格率为56.8%,总复检合格率为96.6%;二级、三级医院加速器质控检测初检合格率分别为32.0%、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初检合格率最低的指标是辐射剂量示值误差,其次是辐射野均整度。结论 广西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水平有待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加速器质控检测的监督,定期开展加速器质控检测。  相似文献   
2.
动物性食品中3种药物残留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宁市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情况.方法:随机抽查了南宁市5个农贸市场和2个超市,共采304份样品,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种药物(氯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情况.结果:共获得有效数据304个,总的检测阳性率为9.5%.其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阳性率为7%,盐酸克伦特罗的阳性率为4.6%,氯霉素的阳性率为21%,其中消毒牛奶中氯霉素残留阳性率为50%.结论:检测结果不容乐观.政府应加强从源头到餐桌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调查某退役铀矿山周围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情况,初步探讨环境因素对微核的影响,为综合治理退役铀矿周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100名退役铀矿山周围居民外周静脉血,用常规淋巴细胞微核培养法,检查淋巴细胞微核,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00名居民中,微核检出率为88.0%,细胞微核率(9.46±6.62)‰、微核细胞率为(8.77±5.92)‰;按性别和年龄分别分组分析得出,细胞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整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男性和女性增加的速度和幅度在各年龄段稍有不同,男性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微核细胞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微核率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退役铀矿山周围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远超过国内外报道的本底范围,应对退役铀矿周围环境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以确保退役铀矿山周围居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基层接种点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以及接种人员和儿童家长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水平,探讨控制不安全注射行为的策略. 方法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150个抽样单位,采取现场调查和问卷的形式对150个基层接种点、310名接种人员、305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目前四川省基层接种点开展预防接种时全部使用一次性或自毁型注射器,比1999年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比例(45.60%)大幅度提高.作为医用垃圾统一运走和焚烧后深埋是四川省目前一次性及自毁型注射器使用后处理的主要方式(79.33%).基层接种人员对安全注射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不合格率接近50%,尤以农村地区突出.儿童家长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水平较好. 结论应采取加强基层接种点注射器使用后的处理回收、强化基层接种人员的安全注射意识和职业道德、加强督导调查以及开展广泛宣传等多项干预措施,提高四川省安全注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四川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成本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方法采用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结果四川省在控制与消灭脊灰的51年(1956-2006年)中,共获得净效益为26.04亿元。成本效益的比值(BCR)为1:13.77;对成本、效益进行贴现后,BCR为1:13.88.。结论消灭脊髓灰质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07年四川省部分地区实施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接种率进行分析,为2008年17个市州开展麻疹强免提供经验,加速麻疹控制与消除的工作进展。方法综合分析强化免疫期间的现场调查和各地上报的项目总结和报表等资料。结果强化免疫共计接种目标儿童3980978人,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2者无统计学差异(X^2=3.75,P〉0.05);接种目标儿童数〉摸底调查时统计的应种儿童数(3937372人)〉2006年四川省计免/冷链基本情况报表报告的儿童数(3610323人)。以疫苗使用情况进行估算,其接种率达到96.33%,与报告接种率比较D值=2.45%;以省统计局提供的人口数进行估算,接种率达到91.95%.与报告接种率比较D值=6.83%;以2006年四川省计免/冷链基本情况报表的人口数进行估算,其接种率达到110.27%,与报告接种率比较D值=11.49%。结论该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西区直管放射诊疗单位5年来不同放射工种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和分布,比较各类放射工作受照剂量的差异,分析人员受照剂量的年度变化.方法 采用氟化锂(LiF)热释光个人剂量计探测器,按照GB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和GB 5294-8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进行监测.结果 5年间共监测2 354人,监测率迭95%以上.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年均剂量当量为0.62 msv,人均年剂量呈下降趋势.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年均剂量最高是核医学(2.02 mSv).对集体剂量的主要贡献者是核医学.年剂量<5 mSv的人数占总人数98.5%,连续5年的年均有效剂量超过年剂量限值(20 mSv)的人数为0.结论 广西区直管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年均剂量水平低于1995年的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的放射性职业照射剂量限值的1/10.从事核医学诊疗的放射工作人员受照人年均剂量高于2003年全国平均水平,为1993年UNSCEAR报道的全世界职业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的45%.必须加强对剂量水平较高的核医学和介入治疗的防护管理,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辐射安全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配合全国第4次碘缺乏病监测,了解广西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估全区消除碘缺乏病的进程.方法在广西区内各县(市、区)的碘盐监测抽样中抽到的乡(镇、街)中,随机抽取30所小学,每所小学校随机抽取8~10岁儿童12名采集尿样,总样本为360份.采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WS/T107-1999)测试.质量控制,一是由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提供的已知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同时检测,标准物质的结果必须在参考值范围内,否则重新测定;二是样品回到实验室后立即编号,并从中抽取30份尿样分成2份,1份留在本实验室检测,另一份寄到国家参照实验室对比检测.所有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EPIFO 6.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全区共测定360份儿童尿样,尿碘中位数除融水县<100μg/L外,其余县(市、区)均>100μg/L.全区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51.6μg/L,尿碘≥100μg/L的人数达315人,占抽检人数的87.5%,≤20μg/L人数2人,仅占0.6%.检测男童180例,尿碘中位数为257.2μg/L;女童180例,尿碘中位数为249.2μg/L,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①广西区儿童的尿碘水平已达到消除目标的标准,并且降至300μg/L以下,可接受的碘营养水平,表明现阶段的食盐加碘水平为(35±15)mg/kg是较合理的.②调查发现,碘盐覆盖率低者,尿碘中位数相对较低,融水县尿碘中位数为82.6μg/L,达不到消除碘缺乏病要求,是由于其碘盐覆盖率只有72.5%引起,但也有特例,合浦县的碘盐覆盖率只有41.2%,而其尿碘水平达到274.8μg/L,这可能与当地居民饮食中,接触海产品机会较多有关.③尿碘中位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有待进一步研究.④儿童尿碘及盐碘调查结果与前几次调查结果比较可知,尿碘浓度是随着盐碘浓度的起伏而波动,有明显的正相关,1997-1999年,由于滥补碘剂和盐碘过高而引起的尿碘浓度偏高,现在已得到了纠正.合格碘盐食用率从1995年的43.4%增加到2002年的88.9%,说明人群碘营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但离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尚有差距,提示盐业部门应继续加强食盐市场的整顿,抵制非碘盐冲击市场,这是广西是否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广西X射线诊断受检者体表入射剂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广西X射线诊断受检者体表入射剂量。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选取25家不同级别医院的2 236例X射线诊断受检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类型设备和不同照射部位受检者的体表入射剂量。结果 普通X射线摄影、计算机X射线摄影(CR)和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受检者体表入射剂量范围分别为0.08~31.51、0.11~4.25和0.05~35.63 mGy。腹部前后位(AP)、骨盆AP;头颅侧位(LAT)、头颅后前位(PA)、胸部PA、胸部LAT、胸椎AP、胸椎LAT、腰椎AP、腰椎LAT入射剂量范围分别为0.08~19.53、0.15~18.78、0.08~9.87、0.06~9.24、0.05~2.71、0.13~2.93、0.15~19.01、0.07~25.33、0.16~27.23和0.11~35.63 mGy。结论 广西X射线诊断受检者平均入射剂量达标,但部分DR摄影致胸部PA入射剂量超过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