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iRNA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和评价预后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至关重要。微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调控着信使RNA的翻译。它们大量存在于外周循环中,性质稳定,易于测量。大量的研究发现,心源性miRNA在AMI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目前关于miRNA和AMI诊断的相关研究进行概括,为研究者在miRNA和AMI诊断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益肾健脾润肺汤对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的影响。方法将该院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CRF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分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健脾润肺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水平及肾功能、肾纤维化指标,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及CD4+/CD8+上升,观察组CD3+、CD4+及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Sc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下降,肾小球滤过率(GFR)、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上升(P<0.05),观察组Scr、CTGF高于对照组,GFR、BMP-7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任意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肾健脾润肺汤治疗肾功能衰竭疗...  相似文献   
3.
常宁  裴颖皓 《浙江医学》2023,(4):435-438,443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控导致的严重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人体的生理代谢和行为活动等普遍存在时间节律,受生物钟基因调控。研究提示脓毒症和生物钟之间关系密切。生物钟保持机体的昼夜节律,调控体温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影响脓毒症的免疫炎症反应,维持能量代谢的稳定,参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脓毒症状态下机体发生免疫炎症风暴、内环境改变、新陈代谢紊乱等改变,生物钟节律的完整稳定性被干扰和破坏,造成细胞周期代谢紊乱、细胞凋亡及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等,以致脓毒症进一步反应失控。本文围绕生物钟节律与脓毒症的交互作用,从免疫介导炎症反应和内环境紊乱(体温调节异常、能量代谢障碍、凝血功能失调)等角度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性大孔径树脂血液灌流(NMRC - D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CVVH)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白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行 NMRC - DHP + CVVH 治疗,对照组只进行 CV-VH。通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清白介素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水平变化,评价两者在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4 h 和治疗后72 h,两组血清 IL -6和 IL -10水平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显著下降( P <0.05),研究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两组 OI 和 MAP 出现显著上升,Scr 出现明显下降( P <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72 h 的 OI、MAP 显著高于对照组, Scr 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3 d 和7 d 两组 SOFA 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 SOFA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 NMRC - DHP 联合 CVVH 治疗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保护脏器功能,有助于肾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心肌桥患者血清中筛选出表达差异的microRNA (miRNA),寻找早期诊断心肌桥的血清生物标记物.方法 采集100例心肌桥患者及50例对照者的血清样本,提取血清中的miRNA,用Microarray基因芯片方法在病例组20例及对照组10例混合样本中筛选差异的血清miRNA,分析结果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差异性显著的miRNA进行验证.结果 Microarray检测结果显示部分miRNA在心肌桥患者血清中表达异常,心肌桥患者Hsa-miR-92a、Hsa-miR-487a和Hsa-miR-126表达量上升,Hsa-miR-29b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miR-92a、Hsa-miR-487a、Hsa-miR-126和Hsa-miR-29b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8、0.956、0.719和0.986,通过最佳切点分析,其诊断心肌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和100%、97%和100%、45.5%和100%、87.9%和100%.结论 心肌桥患者血清中存在miRNA表达差异,Hsa-miR-92a、Hsa-miR-487a、Hsa-miR-126和Hsa-miR-29b是潜在诊断心肌桥的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正>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机体反应失调而造成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重者可见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衰竭,病死率极高,由于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西医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干预能有效控制炎症,并对重要器官起到保护作用。脓毒症属中医"热病"、"温病"、"血证"、"脱证"等范畴。现将从瘀热论治脓毒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以“治痿独取阳明、培土生金”理论为指导的电针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疗效。方法 将62例VID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电针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支持治疗,电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电针治疗7 d,穴取中府、膻中、曲池、足三里,每日2次,每次30 min。床旁超声测定第1天及第7天的膈肌功能,包括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和膈肌厚度变化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撤机时间及第7天撤机成功率。结果 电针组第7天膈肌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第7天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及膈肌厚度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撤机时间及第7天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治疗可提高VIDD患者膈肌活动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膈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实时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评价慢重症(chronic critical illness,CCI)患者血糖变异性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江苏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CI患者共34例,分为存活组(n=14)和死亡组(n=20).通过CGMS对CCI患者连续72 h血糖监测,记录约288个血糖值,作出血糖值图,并计算平均血糖(MBG)、动态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等血糖波动评价指数.结果 存活组CCI患者SDBG、MAGE和MODD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 CCI患者(P< 0.05).ROC曲线分析提示,SDBG(AUC=0.828;95% CI:0.759,0.867;cut-off值为3.92 mmol/L;敏感性为83.1%;特异性为86.6%)和MAGE(AUC=0.804;95% CI:0.716,0.839;cut-off值为6.14 mmol/L;敏感性为81.5%;特异性为79.8%)诊断价值最高.相关性分析提示,SDBG(r= 0.664,P< 0.05)和 M AGE(r= 0.623,P< 0.05)水平与 CCI患者死亡事件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DBG(>3.92 mmol/L)(P<0.05)和M AGE(>6.14 mmol/L)(P<0.05)为CCI患者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糖波动指数(SDBG和M AGE)有助于预判CCI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胃肠功能障碍腹胀满病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腹胀满病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43)。2组均采用积极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营养免疫调理等基础治疗,试验组经中医辨证为热毒中阻证者予大黄黄连泻心化裁方消导化积,清热解毒;气滞血瘀证者予血府逐瘀化裁方理气通腑,活血祛瘀;肺脾气虚证者予自拟益气通腑方益气健脾,通腑泄浊。各证型均配以针灸、穴位贴敷等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天腹部症状、体征、腹内压等胃肠道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ICU住院天数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腹部体征评分、腹内压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在试验组治疗第7、14天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第14天以中医症状评分及腹部体征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2组28d死亡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分析显示,以热毒中阻证患者占比最高,且痊愈率明显高于气滞血瘀证和脾肺气虚证患者,而无效率明显低于气滞血瘀证和脾肺气虚证患者(P<0.05)。结论 在MODS腹胀满病住院患者中应用诊疗方案进行诊疗可显著提高第14天的临床疗效,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离子隙(SIG)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与CHF患者心功能、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F患者90例,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30例、心功能Ⅲ级组30例和心功能Ⅳ级组30例;根据CHF病因分为冠心病组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组45例和扩张型心肌病组20例;选择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在测定血气、电解质等的基础上,应用Stewart-Figge方法学的方程式计算SIG,采用电化学免疫法测定NT-proBN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Ⅱ、Ⅲ和Ⅳ级组患者SIG[(5.54±2.23)mmol/L、(7.65±3.12)mmol/L和(10.54±3.84)mmol/L vs(1.70±0.81)mmol/L]、NT-proBNP[(114.85±36.23)ng/L、(476.30±79.45)ng/L和(782.50±99.38)ng/L vs(42.74±11.29)ng/L]水平明显升高;且心功能Ⅱ、Ⅲ和Ⅳ级组间SI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不同心功能组治疗后SIG和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HF患者SIG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424,P<0.01)。结论 CHF患者血清SIG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NT-proBN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CHF的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及治疗评价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