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海南三亚地区2019—2020年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情况并研究其与孕妇饮食行为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海南三亚地区2家医院产科建档行定期规范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调查孕妇的基本临床资料与饮食行为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孕妇饮食行为与GDM发病的关系。结果 20 086名孕妇中,GDM患者3 173例,GDM发生率为15.80%。高龄(OR=3.812)、孕前体质量指数(BMI)高(OR=2.473、2.975)、有糖尿病家族史(OR=2.730)、甜食食用频率高(OR=1.394、1.723)、每日水果摄入量多(OR=1.342、1.387、1.458)、精制谷物比例高(OR=1.357)、高脂食品摄入频率高(OR=1.510)的孕妇发生GDM的可能性较大,日运动时间≥1 h(OR=0.435)的孕妇发生GDM的可能性较小。结论海南三亚地区GDM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孕妇饮食行为有关,甜食与高脂食品摄入频率过高、每日水果摄入量过多、主食过于精制是GDM的危险因素,每日运动时间≥1 h是GDM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干预性护理对于提高电磁波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患者临床效果的应用研究,以降低皮肤感染率。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选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观察组进行全程规范化干预性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5%,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患者施行全程规范化干预性护理,对皮肤溃疡破损进行积极预防,可有效控制皮肤感染,临床效果确切,延缓病情的进展,生存率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3.
孙加凤  张丽  黎宗保  裴翔  刘丹 《安徽医学》2020,41(10):1225-1228
目的 分析肠道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肥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三亚中心医院接受结肠外科手术的肥胖型T2DM、单纯T2DM、体质量与血糖均正常的患者各30例,分别为A组、B组、C组。对比各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资料、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并取正常近端肠道病理切片观察肠道GLP-1受体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肠道GLP-1受体相对表达量与各指标的关系,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GLP-1表达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体脂率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BG)、服糖后2小时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比较,A组>B组>C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GLP-1受体高表达于近端结肠黏膜层,肌间神经层、环肌层中可见少量表达,且A组、B组、C组GLP-1受体表达依次升高,其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8.22±17.30)、(117.85±24.07)、(149.62±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GLP-1受体相对表达量与BMI、腰臀比、体脂率及FBG、2 hPG、Fins、HbA1c、C肽呈负相关(r=-0.326,-0.338,-0.421,-0.625,-0.520,-0.471,-0.394,-0.362,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腰臀比、体脂率、FBG、2hPG、Fins、HbA1c、C肽均为肠道GLP-1受体相对表达量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肠道GLP-1受体表达水平受T2DM、肥胖的影响,且与BMI、腰臀比、体脂率、糖代谢及胰岛素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黎宗保  吴国平  裴翔  林军平  朱洪 《临床荟萃》2008,23(21):1554-1555
2型糖尿病(T2DM)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约3倍,其中有50%~75%的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1],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探讨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有研究提示,炎症在T2DM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5.
裴翔  郑丽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696-1697
目的:探讨研究中西结合治疗老年风湿病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风湿病的病患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中显效39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中显效18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45.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风湿病在治疗老年风湿病时并发症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网膜素-1 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 年6 月— 2017 年10 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 DPN 和无DPN 组,各50 例。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50 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的体重、身高、腰围、 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 (HbA1C)、24 h 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UAER)、胱抑素C(Cys-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 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清网膜素-1 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和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各组BMI、WHR、TG、Fins、FPG、HOMA-IR、HbAlc、 血清网膜素-1、HDL-C 及HOMA-β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PN 组和无DPN 组患者血 清网膜素-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DPN 组患者血清网膜素-1 水平均低于无DPN 组(P <0.05)。 血清网膜素-1 水平与HOMA-β 呈正相关(r =0.496,P =0.000),与病程、WHR、TG、Cys-C、FPG、 HbA1c 及24 hUAER 呈负相关(r =-0.323、-0.127、-0.173、-0.326、-0.449、-0.328 和-0.331,P =0.009、 0.013、0.035、0.000、0.000、0.000 和0.023)。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网膜素-1 是影响DPN 发生的 危险因素[Ol ^ R=1.011(95%CI :1.003,1.019),P =0.013]。结论 DPN 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血清网膜素-1 水 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的变化,评估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血钙降低的情况和处理措施.方法 93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根据颈淋巴清扫程度分为A、B、C3组,检测比较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5天的血液中PTH和钙离子水平.结果 术后各组患者的PTH和血钙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天时出现最低值;各组水平间比较为仅甲状腺全切>单侧颈淋巴清扫>双侧颈淋巴清扫;.本后各组患者均有低PTH、低钙症和低血钙症发生,各组比较,双侧颈淋巴清扫>单侧颈淋巴清扫>单纯甲状腺切除(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且程度与手术范围呈正相关;术后第1天可选为检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和血钙水平的时间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并与18名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uAP患者血清IL-18、IL-1、sICAM-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8、IL-1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而在丹参多酚酸盐组IL-18、IL-1、sICAM-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丹参多酚酸盐组治疗后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或P〈0.01)。结论IL-18、IL-1和sICAM-1可能不同程度参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进程。丹参多酚酸盐对UAP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与其显著降低IL-18、1L-1以及sICAM-1水平,从而抑制冠脉局部的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Hsacirc0057362在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中的表达及其预测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DFU患者作为DFU组, 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90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T2DM组, 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正常人群6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Wagner分级标准, 116例DFU患者中1级25例、2~3级54例、4~5级37例。按DFU感染严重程分为1~2级55例(无或轻度感染), 3~4级61例(中重度感染)。根据DFU患者6个月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和预后不良组(48例)。使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sacirc0057362水平,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采用方差分析、SNK-q检验和t检验比较血清各组IL-6、CRP及Hsacirc0057362...  相似文献   
10.
彭晓智  黎宗保  裴翔  赵梅 《四川医学》2018,39(11):1277-1280
目的探讨高氧液疗法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厄贝沙坦的基础上加以高氧液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月测定两组患者的FPG、Hb A1c、2hPG;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用药前后UAER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UAER水平无明显差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月后观察组患者UAER水平的下降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趋于稳定,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氧液疗法联合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有利于降低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对微血管病变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