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兜铃酸Ⅰ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远期效应及其致肿瘤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观察马兜铃酸Ⅰ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远期效应及其致肿瘤作用。  方法 :采用马兜铃酸Ⅰ[5 0mg/ (kg d) ]连续灌胃 3天 ,建立大鼠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 ,对大鼠的肾功能及组织形态改变进行长期动态观察。  结果 :马兜铃酸Ⅰ给药后第 8天 ,大鼠肾功能急剧下降 ,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糖尿、尿量增加 ,血肌酐、尿素氮、尿NAG酶增高。肾组织病理改变以皮髓交界的急性肾小管坏死为主。给药后 1个月和 3个月大鼠肾功能和组织病理学改变逐渐恢复 ,未见间质炎症和纤维化等慢性病变。给药后 6个月大鼠肾脏肿瘤样增生的发生率为10 0 %;肾脏肿瘤的发生率为 2 8 6 %,包括 3例肾脏间叶性肿瘤和 1例嗜酸细胞腺瘤 ;肾外肿瘤的发生率为 7 1%,为 1例乳腺导管上皮恶性肿瘤。 结论 :马兜铃酸Ⅰ致大鼠急性肾损伤远期效应的特点是大鼠肾功能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可逐渐恢复 ,小管间质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等慢性病变 ,但 6个月后出现肾脏和肾外肿瘤。马兜铃酸Ⅰ的致肿瘤作用易被肾功能的恢复所蒙蔽 ,这一点尤其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88,自引:10,他引:78  
目的;观察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作用的功能变化及组织形态学特点。方法;用木通水煎剂给大鼠灌胃,建立大鼠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检测有关肾功能指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木通组大鼠的主要功能改变为:氮质血症,低渗尿,蛋白尿,糖尿,尿NAG酶升高。组织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以皮,髓交界区小管损伤为主。结论;大剂量木通可导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
从人肝中分离获得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其最适pH为8.5,最适温度为37℃。该酶以H2O2或GSH为底物时表现Km值分别为0.27mmol/L和1.3mmol/L。酶与多分子底物作用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人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为乒乓机制。并观察了一些金属离子和烷化剂对该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木通致大鼠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木通所致大鼠肿瘤的发生演变过程、生物学行为、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用不同剂量木通水煎剂给大鼠灌胃建立急性肾损伤模型,进行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的动态观察。结果:(1)实验头3个月组织形态学未见大鼠发生肿瘤及肾脏发生明显肿瘤样增生改变。(2)实验6个月3个剂量组肾脏肿瘤样增生发生率均为100.0%。其中2例进行免疫组化研究,波形蛋白(vimen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均表达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53均表达阴性。(3)实验6个月3个剂量组肾脏肿瘤发生率分别为42.8%、25.0%及0,包括4例肾脏间叶性肿瘤及1例肾母细胞瘤。其中3例肾脏间叶性肿瘤免疫组化研究显示,vimentin、PCNA:肿瘤细胞均表达阳性。SMA、p53:分化成熟的肿瘤细胞表达阳性。(4)实验6个月3个剂量组肾外肿瘤发生率分别为14.3%、12.5%和12.5%,其中乳腺导管上皮肿瘤、甲状腺滤泡上皮肿瘤和皮肤附件上皮肿瘤各发生1例。对照组未见肿瘤发生。结论:大剂量木通具有较大鼠肿瘤作用。其中肾脏肿瘤发生率相对较高,组织学类型以肾脏间叶性肿瘤为主。分化成熟的肾脏间叶性肿瘤伴有vimentin、SMA、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肾外肿瘤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大黄酸含量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大黄酸的含量,研究大黄酸在正常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色谱柱为SpherisorbC185μ,2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80∶20∶0.5,pH3.7),紫外λ/nm254nm检测。用3P87程序计算6名健康志愿者口服100mg大黄酸后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血药浓度在0.1~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关系数r=0.9994,最小检测浓度30ng/ml。回收率>91.8%;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8.4%、10.3%(n=5)。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4.08±0.53h,tmax=2.24±0.63h,Cmax=11.85±5.03μg/ml,AUC0→∞=93.4±43.5μg/(h·ml)。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并为大黄酸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核因子-κB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κB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裘奇综述刘志红审校关键词核因子κB细胞凋亡作用机理中图法分类号R32928,Q7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是细胞中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在细胞因子诱导的基...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观察不同佐剂对HCV-DNA疫苗效果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分别用脂质体DDAB/EPC和DC-Chol/DOPE、Montanide ISA 720和氢氧化铝为佐剂的HCV-DNA疫苗免疫3次,ELISPOT法观察脾淋巴细胞受HCV核心、E2、E1/E2、NS3和NS5b蛋白刺激后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DDAB/EPC组产生IFN-γ较多,在大部分情况下,显著高于其它组.该组IL-2的产生也显著高于其它4组.该组IL-4的产生,在某些情况下也高于其它组.用NS5b刺激,氢氧化铝组IL-4的产生显著高于其它4组(P<0.05).裸DNA和两种脂质体组IFN-γ的产生高于IL-4,而Montanide和氢氧化铝组IL-4的产生高于IFN-γ.结论:在4种佐剂中,DDAB/EPC效果最好,Montanide和氢氧化铝可将DNA疫苗Th1为主的免疫特性转换为以Th2为主.  相似文献   
10.
PurificationandPropertiesofHumanLiverGlutathionePeroxidaseXuHeng(徐蘅);QiuQi(裘奇);HuMeiQing(胡梅清);WeiYong(魏涌)(DepartmentofBioc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