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仿生电刺激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UE7T-13)向肝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静电纺丝及氧化聚合法制备聚吡咯/PLGA导电膜,并在其表面培养UE7T-13细胞株.实验按是否给予诱导因子及施加电刺激分为四组:电刺激+诱导因子组、电刺激组、诱导因子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诱导因子包括HGF、EGF、FGF及OSM等.电刺激为每日给予频率5Hz、脉宽5 ms、电压100 mV(电流强度100 μA)的仿生电刺激2h.每天常规收集培养液,检测其中白蛋白分泌、尿素合成、细胞色素P450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组干细胞中白蛋白和甲胎蛋白的表达.结果 电刺激+诱导因子组及诱导因子组UE7T-13细胞均成功诱导出类肝样细胞.与单纯诱导因子组比较,电刺激+诱导因子组UE7T-13更早向肝细胞转化,其肝细胞特异功能表达及表面特异蛋白分子表达更强.UE7T-13细胞在有电刺激存在时增殖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仿生电刺激可促进体外UE7T-13细胞增殖及其肝向分化,使其更早出现肝细胞特异性分子表达,并提高分化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肝脏类器官对小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作用。方法 体外构建肝脏类器官,通过形态学、PCR和免疫荧光对类器官进行初步鉴定。C57BL/6小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对照组进行肝左叶、中叶切除术+肝包膜注射200 μL PBS;治疗组进行肝左叶、中叶切除术+肝包膜移植200 μL类器官悬液。建模成功后分别于术后第1、4、7天收集标本。通过血清生化检测、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评估肝脏类器官对小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作用。结果 类器官体外培养3 d,从直径20 μm的囊性结构扩增到约125 μm的细胞团(P<0.05),直径扩增近6 倍。肝脏干细胞标志基因EPCAM、SOX9和CK19明显上调(P<0.05),传代前后基因保持稳定。免疫荧光显示CK8、Desmin、AFP和PCNA呈阳性。HE显示术后第4天,治疗组肝细胞形态大小基本恢复正常,形态较清晰,无炎症细胞浸润,无脂肪或气球样变。对照组小鼠肝细胞核仁染色加深,仍有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区域存在肝细胞坏死区。免疫组化Ki67和Western blotting对增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增殖能力是对照组的3 倍。肝功能检测发现治疗组在术后第4天ALT、AST、TBIL和DBIL明显下降,ALB合成增加(P<0.05)。结论 具有肝脏干细胞属性和增殖能力的肝脏类器官,能通过保护肝细胞、改善部分肝切除术后小鼠肝功能,发挥促进肝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鱼油脂肪乳剂(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肠外营养(PN)大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TJ)形态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正常喂食),PN(禁食5d行PN支持)组,小剂量鱼油治疗(1 ml/kg鱼油静脉注射+PN)组和大剂量鱼油治疗(2 ml/kg鱼油静脉注射+PN)组。观察大鼠术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TJ形态,以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分布。结果:PN组大鼠治疗5 d后肠上皮细胞TJ结构部分缺失、间隙增宽;大剂量鱼油治疗组TJ形态基本完整,小剂量鱼油治疗组TJ部分缺失。各组occludin蛋白总量无明显差异。提取脂筏组分,发现与对照组比,三个实验组脂筏区域中occludin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但大剂量鱼油治疗组较PN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长期PN可导致TJ结构的缺失,脂筏区域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减少。大剂量鱼油脂肪乳剂可维持occludin蛋白在脂筏区域的表达,保护小肠黏膜细胞TJ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抗肿瘤海洋放线菌ACMA006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提高海洋放线菌ACMA006抗肿瘸活性物质的产量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包括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种龄、温度、通气量和发酵时间等条件的研究,选择最优的发酵条件.结果 最佳培养基为:大豆粉10g,胰蛋白胨5g,酵母膏10g,可溶性淀粉15g.甘油15g,KH2PO40.5g,陈海水1000mL,pH7.2.最佳培养条件:温度28℃,种龄6d,装液量33%(V/V).发酵时间8d.结论 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ACMA006的生物量为78.1g·L-1,发酵液稀释4000倍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率为93.7%.  相似文献   
6.
目的 病毒安全性是猪源性生物人工肝(BAL)不可忽略的安全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BAL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透过的因素.方法 构建双循环的新型猪源性BAL.两循环间采用膜孔径为10 nm、20 nm、30 nm和35 nm的血浆成分分离柱以及500 nm膜孔径的血浆过滤柱分隔两循环.反应器内填充共培养的猪肝细胞-骨髓间充质肝细胞或原代猪肝细胞并连续循环72 h.每12 h抽取内、外循环内培养液检测PERV RNA、逆转录酶(RT)活性以及其体外感染性.结果 血浆过滤柱组中,内外循环内PERV检测结果完全相同,提示500 nm血浆滤过柱对PERV并无阻隔作用.在血浆成分交换柱各组中,各时间点内循环中均能检出RNA和RT活性,但是外循环中并未检出RT活性,而且随着膜孔径减小,RNA的检出时间逐渐延迟,且内循环RNA水平逐渐增加.各培养液均未发现能够体外感染HEK293细胞.结论 膜孔径、循环时间以及内循环病毒浓度是影响BAL中PERV透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