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重庆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重庆市36个农村调查点和50个城镇调查点开展调查。每个调查点调查不少于250人。 结果 共调查22 263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41%。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20%、4.23%、0.13%和0.47%。混合感染占0.2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地区间寄生虫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19、396.72、421.07、347.79,P 均< 0.05)。结论 重庆市人群寄生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土源性线虫病仍是今后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重庆市麻风病流行地区居民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15个麻风流行地区的城乡居民共3885人进行调查。每位被调查者答对≥5题者判定为知晓。结果 重庆市麻风流行地区公众麻风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5.26%,单一核心知识知晓率中位数为63.27%;公众对于麻风病的病因(70.12%)、早期症状(71.79%)、治疗科室(72.00%)及预防(75.44%)知晓程度相对较高,而对于麻风病是否能治好的知晓程度较低(23.66%);宣传活动与宣传资料为居民获得麻风防控知识的主要途径;高年龄、高学历、学生等人群知晓率较高(P<0.05)。结论 社会大众对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应在现有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庆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特点,为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1-2015年重庆市报告的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对其虫种、感染地、就诊情况、诊断结果和治疗情况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11-2015年重庆市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148例,其中恶性疟96例(65.54%),间日疟37例(24.32%);非洲国家输入125例(84.46%),东南亚国家输入23例(15.54%)。发病人群主要为30 ~ 50岁境外务工的男性工人,男女性别比11.42∶1。病例报告时间无明显季节变化,仅在年中(6-8月)和年初(1-2月)略有集中。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中位数为1 d,从就诊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2 d。首诊单位主要集中在县级(50例,33.78%)、省级医疗机构(36例,24.32%)和个体医生(20例,13.51%),78例(52.70%)病例首诊为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95.54%(142/148),有43例(29.05%)出现了较严重的并发症,死亡3例。 结论 加强多部门合作,建立协查、主动筛查机制,针对境外务工人员开展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疟疾防治技术培训,提高首诊医疗机构的疟疾防治意识,是保证输入性疟疾病例规范管理和消除疟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疟原虫镜检能力,于2014年3月-2017年12月,在重庆市39个区(县)各抽取4名疟原虫镜检人员进行疟原虫镜检能力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ROC曲线分析。156名镜检人员平均得分(4.33±0.47)分,其中血片定种错误1张的人数最多,为75人(占48.1%)。受试者镜检灵敏度在定性诊断最高,为98.9%,卵形疟原虫诊断最低,为15.9%;特异度在卵形疟原虫诊断最高,为96.2%,在间日疟诊断最低,为77.2%;不同虫种约登指数最高是恶性疟原虫0.682 6,最低是卵形疟原虫0.121 4。受试者考核得分与工作单位级别呈正相关(R=0.21, P <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0.31, P <0.01)。沙坪坝区和巫溪县平均分最高,均为4.88分,各区(县)得分呈空间聚集性(P <0.01)。主城区得分最高,为4.51分,渝中部得分最低,为4.08分,各地理分布区域之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受试者对血片定性、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84、 0.78和0.56。ROC曲线比较结果显示,受试者镜检对恶性疟原虫诊断的效率高于其他虫种(P <0.01),对卵形疟原虫的诊断效率低于其他虫种(P <0.01)。提示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镜检人员在疟原虫定性诊断上有较好的检测能力,但在疟原虫虫种鉴定上存在不足。中部地区的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镜检能力较其他地区更薄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16—2019年输入性疟疾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例管理情况,评估重庆市疟疾的防控工作薄弱环节,为重庆市消除疟疾防控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从国家寄生虫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重庆市辖区内报告的疟疾病例个案信息,对病例在时间、空间、人群的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病例在发病到初诊和初诊到确诊的间隔时间按年度和病情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共报告确诊境外输入疟疾131例,其中恶性疟102例,间日疟16例,卵形疟10例,混合感染2例,三日疟1例。病例以在非洲地区务工的青壮年男性为主。有28个区县有病例报告,其中渝中区30例,沙坪坝区27例,万州区和渝北区均报告9例,4个区县报告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57.3%。病例初次诊单位主要在县级医疗机构占37.4%,其诊断正确率为63.3%(31/49)。病例从“发病-初诊”和“初诊-确诊”间隔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1 d和2 d。症状较重住院治疗病例占58.0%。住院治疗病例从“初诊-确诊”间隔时间高于门诊治疗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庆市疟疾疫情以非洲输入恶性疟为主,病例从发病到确诊用时较长,症状较重住院治疗的病例占比较高,应加强对境外务工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疟疾诊疗技术培训,设立疟疾定点医疗救治机构减少疟疾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国棘球蚴病疫情分布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优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20年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全国棘球蚴病报告病例的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16软件对报告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2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报告棘球蚴病病例66 040例,其中9个流行省份[新疆(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川、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古、陕西和云南]报告65 340例,占全国总报告病例数的98.9%, 22个非流行省份报告700例,占全国报告病例的1.1%。男性31 494例,女性34 546例。全国报告棘球蚴病例数从2004年的991例上升至2020年的3 650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z=2.27, P <0.05)。非流行省份报告棘球蚴病例数从2004年的17例上升至2020年的56例,亦呈逐年增多趋势(z=4.1675, P <0.05)。报告病例年龄分布主要以≥20岁年龄组为主,占91.3%(60 271/66 040),年龄不足1岁11例,≥85岁200例;职...  相似文献   
7.
疟疾曾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寄生虫病,建国后重庆市曾发生过4次严重疟疾流行,年发病率在19.37/万~109.34/万。经过几代卫生工作者的努力防控,疟疾发病率持续下降,1996年后,疟疾年发病率稳定在1/万以下。自2010年重庆市消除疟疾行动启动以来,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广泛促进部门间合作,全面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各级疟疾防治机构完成了行动计划制定的各项指标。2011年后全市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39个区(县)通过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