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糖尿病心肌病是危及糖尿病患者生命的常见慢性并发症,自1972年Rubler等提出糖尿病心肌病以来,已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报道,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心肌病发生率高2~3倍,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逐年增加,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合并心肌病变者也在增多,患者死亡率增加。本文分析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糖尿病性肾病109例,以探讨DN并发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1966年,G itelm an报道了3例临床类似Batter综合征(BS)的病人,但同时伴有低血镁、高尿镁、低尿钙,应用保钾利尿剂,尿钾丢失减少,而血镁却不能纠正,以后将这类疾病称之为G itelm an综合征(GS)。GS与BS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肾小管疾病,GS曾被认为是轻型或变异型的BS,随着分子生  相似文献   
3.
瑞格列奈和拜糖平对2型糖尿病降糖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瑞格列奈和拜糖平治疗 2型糖尿病时的降糖作用。方法 将 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瑞格列奈组 3 2例和拜糖平组 2 4例 ,观察治疗 8周。定期检测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C肽和体重。结果 瑞格列奈组的空腹血糖从 (11.0 1± 1.63 )mmol/L降至 (6.73±1.47)mmol/L(P <0 .0 1) ,平均下降了 3 .47mmol/L ;拜糖平组空腹血糖从 (10 .43± 0 .5 3 )mmol/L降到 (7.0 5± 1.2 1)mmol/L (P <0 .0 1) ,平均下降了 2 .84mmol/L。瑞格列奈组的餐后血糖从(13 .98± 2 .5 6)mmol/L降至 (8.67± 2 .5 9)mmol/L(P <0 .0 1) ,拜糖平组的餐后血糖从 (14 .17±3 .71)mmol/L降至 (8.80± 2 .14 )mmol/L(P <0 .0 1)。瑞格列奈和拜糖平都能明显降低HbA1c(P <0 .0 1) ,分别降低 1.16%和 0 .91%。两药对C肽和体重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瑞格列奈和拜糖平均有明显的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A1c的作用。瑞格列奈降空腹血糖的作用优于拜糖平 ,两种药物对餐后血糖和HbA1c的降低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2例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患者较男性更易并发糖尿病足。50岁以上患者为糖尿病足发病的高峰年龄。通过病因探讨说明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以神经与血管病变为基础的足部继发性感染。提示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宣传,重视对糖尿病足的卫生护理,防止足部损伤是糖尿病足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的作用。方法:将血糖控制不佳的64例T2DM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32例)和非老年组(32例),每组又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安慰剂组、吡格列酮单药组、吡格列酮+磺脲类组、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组,每组8例,早餐前30 min口服实验药物,疗程为3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功能、血常规。结果:治疗3月后,吡格列酮单药组和2个联合治疗组FBG、HbA1C、TG均显著降低,HDL-C升高,且2个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个联合治疗组分别有4例和3例减少了原磺脲类和二甲双胍的用量。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显著改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参数,是老年T2DM患者较理想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6.
对29例血压正常、多次尿蛋白定性阴性的早期NIDDM患者在用巯甲丙脯酸(CPT)治疗2周前、后的肾血流动力学及肾前列腺素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NIDDM早期存在肾小球滤过率(GFR)、滤过分数(FF)以及肾前列环素(PGI2)的增加,CPY治疗后,选择性地降低了患者GFR、FF及肾PGI2,同时减少了尿微白蛋白的排泄。提示CPT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血压正常、多次尿蛋白定性阴性、24小时尿微白蛋白排泄(UAE)<60μg/min、无眼底病变的29例早期NIDDM患者,测定了肾小球滤过率(GFR)、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肾滤过分数(FF)、尿6-keto-PGF1α及TXB2的变化。发现早期NIDDM患者GFR、FF增高,同时尿6-keto-PGF1α也明显增加,而ERPF、尿TXB2无明显变化,提示NIDDM早期肾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肾前列腺素的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性包块应用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甲状腺良性包块患者,其中实性包块者36例、囊性包块26例,在超声引导下行局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结果:对于实性包块患者,PEI治疗后12月,包块体积由治疗前的(4.6±0.8)ml缩小到(1.4±0.4)ml(P<0.01),平均缩小70%,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64%与33%,临床疗效随时间的延长有明显提高的趋势。囊性包块患者治疗后包块容积由(6.5±1.9)ml减少为(0.7±0.3)ml(P<0.001),平均缩小近90%,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和80%;其中90%的实性包块进行了2次及以上治疗,而囊性包块患者中进行1次治疗的占81%。主要副作用为局部疼痛和轻度水肿。结论: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甲状腺良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显著,囊性包块更优于实性包块,且副作用少,不影响美观,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α糖苷酶抑制剂倍欣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目标。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证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1]。在糖尿病降糖药物家族中,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组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达到降低餐后高血糖目的的口服降糖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最近,我们对其中的一个新品种—倍欣(Basen,即伏格列波糖Voglibose)进行了前瞻性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进入临床观察的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平均年龄56.6±11.9岁,男性16例,女性19例;无胃肠疾病,未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诊断学的教学、考试制度也在经历着变革。本文通过对87级本科学生诊断学期末考试成绩及失分率的分析,认为在教学中应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弥补见习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建立电视辅助考试制度的问题。作者对诊断学的教学及考试方式的改革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