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脉血康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钙库操纵性钙通道蛋白(SOCC)基质交联分子1(STIM1)、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Orai1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蛋白水平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经定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冠脉临界病变(BCL)住院患者160例设为临界病变组(BCL组),150例无冠脉病变的受试者为对照组(简称CTR组)。BCL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RTT组,80例)和联合治疗组(简称CBT组,80例)。RTT组给予生活方式改善、阿司匹林、AECI、β受体阻滞剂及瑞舒伐他汀10 mg等药物。CBT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瑞舒伐他汀15 mg和脉血康胶囊3.0 g,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血小板STIM1、Orai1、TRPC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TC、LDL-C、HDL-C、TG浓度。评价BCL组平均狭窄程度(MPS)。结果BCL组130例受试者复查冠脉造影。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BT组和RTT组血小板STIM1、Orai1、TRPC1水平均降低(P<0.05);CBT组冠脉临界病变的MPS明显减低(59.74±9.72vs.38.92±13.84,P<0.05),RTT组MPS有所下降(58.96±8.67vs.55.43±10.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TT组比较,治疗后CBT组血小板STIM1、Orai1、TRPC1、TC、LDL-C、TG、和hs-CRP明显降低(P<0.05,P<0.01),且CBT组MPS差值大于RTT组(P<0.01)。结论脉血康胶囊3.0 g和瑞舒伐他汀15 mg每日联合应用可降低SOCC水平,其可能是冠脉临界病变治疗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钙库操纵性钙通道蛋白(SOCC)包括基质交联分子1(STIM1)、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Orai1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水平的变化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单支单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118例,采集血液标本并应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法测定血小板钙离子信号蛋白STIM1、Orai1、TRPC1水平。根据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分为稳定斑块(SP)组76例,易损斑块(VP)组42例,VP组行介入治疗,SP组按照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保守治疗,1年后对SP组患者复查IVUS,根据斑块性质变化分别分为进展为易损斑块组(SVP组)和未进展为易损斑块组(SSP组),并复测血小板钙离子信号蛋白水平。结果:VP组血小板STIM1、Orai1、TRPC1水平明显高于SP组(P<0.05)。1年后对SP组患者复查IVUS,其中16例进展为VP(SVP组),剩余60例仍为SP(SSP组),SVP组血小板STIM1、Orai1、TRPC1水平明显高于SSP组(P<0.05),SSP组SOCC水平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钙库操纵性钙通道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预测冠状动脉高危事件的新型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交联分子1(STIM1)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共198例,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50例。根据SYNTAX评分系统,将所有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低SYNTAX评分组(0~22分,A组77例)、中SYNTAX评分组(23~32分,B组47例)、高SYNTAX评分组(≥33分,C组26例)。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患者的STIM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TIM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STIM1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效果。结果:血清STIM1水平在C组中,明显高于A及B组[(49. 0±2. 5)%vs.(37. 8±2. 3)%vs.(44. 2±2.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传统危险因素和其他混杂因素后,伴随STIM1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OR=2. 435,95%CI:1. 906~3. 108,P0. 01)。血清STIM1可较好地预测SYNTAX评分22分时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曲线下面积=0.961,标准误0. 015,95%CI:0.931~0.990,P0. 001),且以血清STIM1为45. 9%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呈中、高SYNTAX评分效果最佳,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 3%,87. 9%。结论:血清STIM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STIM1水平有望成为评估、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新型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