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6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1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耐药对地区肺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上海地区2004年2月-9月新登记敏感及耐药肺结核病人1年治疗转归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在全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新登记1 597例肺结核病病人中,805例培养阳性,其中731例经菌型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病人纳入分析.731例病人的总耐药率为18.7%,耐多药率为6.7%.敏感组治疗成功率达到93.0%,非MDR的耐药病人治疗成功率达到85%以上,MDR组治疗成功率为71.4%.经x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3.996 8,P<0.01).在68例治疗不成功的病人中,耐药病人占38.2%;而在30例治疗失败的病人中,耐药病人占60%.复治敏感病人的治疗成功率(92.0%)与初治敏感病人(93.1%)相当,但是复治耐药病人的治疗成功率远低于初治耐药病人.结论 (1)上海地区肺结核病病人治疗管理效果良好;(2)耐药是肺结核病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和改进对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措施;(3)耐药和敏感病人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应分别评价.  相似文献   
2.
无频闪教室光源保护学生视觉功能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小学为34%~61%,初中为68%,高中为90%.预防近视有效的方法除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少视近工作量、做好用眼卫生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外,照明光源的改善同样不容忽视.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荧光灯都是由灯管及驱动电路(即镇流器)2部分组成.荧光灯的频闪现象是由于驱动电路的输出信号频率过低,在低频信号的驱动下,灯管中荧光粉的亮度会随着驱动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亮度的周期性变化就是频闪现象.解决荧光灯的频闪现象方法有许多,其中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更换z现有荧光灯的驱动电路,使其输出信号的工作频率由普通荧光灯的50Hz提高到30000Hz.由于荧光粉的余辉时间为几毫秒,如果将荧光灯的工作频率提高,使灯管两端交变电场变化的速度远远高于荧光粉的反应速度,这时荧光粉的亮度将无法随着驱动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工作状态下,荧光粉将连续发光而无频闪现象.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复发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在短程督导治疗(DOTs)下,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治愈,但仍有部分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复发.由于复发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率较高、病情复杂,往往难以治愈,造成疾病的迁延不愈和进一步传播.同时,复发结核病患者往往需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费用昂贵,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为此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结核病复发水平、复发原因和复发危险因素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上海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筛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顺序纳入2019年9—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和长宁区参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体格检查且符合入组标准的60岁及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85例(长宁区430例,徐汇区455例),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其LTBI状况。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信息、行为生活方式、既往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病史及肺结核患者接触史,以及体格检查情况等信息。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LTBI的影响因素。结果: 885例研究对象检出LTBI阳性者130例,阳性率为14.7%;其中,长宁区研究对象LTBI阳性率(17.4%,75/430)高于徐汇区研究对象(12.1%,5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7,P=0.025);吸烟者LTBI阳性率(22.5%,20/89)明显高于不吸烟者(13.8%,110/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3,P=0.0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LTBI的危险因素[OR(95%CI)=1.891(1.031~3.468)]。结论: 上海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LTBI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可对检测阳性患者采取增加随访频次及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并对有吸烟史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LTBI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完善针对非户籍人口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肺结核患者的报告发病数据和人口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时间趋势,并计算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和年度百分比变化(APC)及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AAPC)。结果 2008—2019年上海市共报告非户籍肺结核患者36748例,占全人口报告发病例数的44.79%(36748/82047);12年间非户籍人口报告发病率由2008年的43.66/10万(3273例)下降至2019年的26.70/10万(2563例)(APC=-3.42%,t=-9.838,P<0.01),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3.02/10万(36748例);男性患者23685例,女性患者13063例,男性的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9.28/10万(23685例),高于女性的平均报告发病率(25.61/10万,1306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42,P<0.01),男性与女性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APC=-3.27%,t=-7.444,P<0.01;APC=-3.74%,t=-9.791,P<0.01);不同年龄组中15~29岁年龄组患者占比最多,为52.69%(19364/36748),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75~104岁,为104.67/10万(365例),各年龄组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37,P<0.01),60~7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在2010年后呈上升趋势(APC=3.94%,t=3.443,P<0.01),由50.44/10万(104例)上升至69.24/10万(154例)。首诊地区为中心城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2010年前呈明显下降趋势(APC=-7.99%,t=-2.758,P<0.01),2010年后下降趋势变缓(APC=-1.28%,t=-4.726,P<0.01),非中心城区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6.04%,t=-12.173,P<0.01)。涂阳肺结核和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APC=-7.26%,t=-28.533,P<0.01;APC=-1.67%,t=-3.852,P<0.01)。结论 2008—2019年上海市非户籍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60~74岁患者在2010—2019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针对非户籍人口的防控策略以迅速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由于结核病的潜伏期较长,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传染源的追踪和传播规律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基因分型技术鉴别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并与传统流行病学结合而建立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使人们对结核病的传播有了新的认识.我们采用基因分型法对一个家庭内结核病传播病例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流行病学与分子生物学对于传染源判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上海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死亡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上海市1999-2006年期间新登记并确诊的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肺结核病患者共14589例,其中≥60周岁的老年患者共5068例(34.7%),<60岁的非老年患者共9521例(65.3%)。研究描述了两组患者人口学、临床特征、细菌学、死亡情况等方面的特征,并以logistic回归逐步前进法鉴别老年患者中可能与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患者中男性4167例,占82.2%,非老年患者中男性6699例,占70.4%(χ2=244.8, P<0.01)、老年复发患者1447例,占28.6%;非老年患者1240例,占13.0%(χ2=536.3, P<0.01);老年有合并症患者1472例,占29.0%,非老年患者1172例,占12.3%(χ2=624.2, P<0.01);老年涂阳患者4313例,占85.1%,非老年患者7625例,占80.0%(χ2=31.6, P<0.0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中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有空洞者(1480例,占29.2%)显著低于非老年患者(3120例,占32.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1.9, P<0.01)。老年患者病死率(668例,13.2%)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139例,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7, P<0.01)。在5068例老年组患者中,经多因素logisitic回归逐步前进法分析显示,70~<80岁(OR=1.89, 95%CI=1.54~3.32,P<0.01)、80岁及以上 (OR=3.71, 95%CI=2.91~4.74, P<0.01)、男性(OR=1.72, 95%CI=1.34~2.21,P<0.01)、有合并症(OR=1.53, 95%CI=1.28~1.83,P<0.01)、涂阳(OR=1.33, 95%CI=1.02~1.72, P=0.03)、居住地区为郊县(OR=1.49, 95%CI=1.24~1.79,P<0.01)和耐多药(OR=1.95, 95%CI=1.10~3.48,P=0.02)与死亡相关。结论 上海市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死率远高于非老年患者。高龄、男性、有合并症、涂阳、居住于郊县和耐多药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embB基因突变,特别是其306位点(embB306)的点突变一直被认为是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的重要原因。但是,Hazbon等对来自世界各地的1020株菌株进行分析后认为,embB306突变不直接引起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性,而是容易产生对任何药物的耐药性。Plinke等报道,embB306位点突变只发生在乙胺丁醇耐药菌株中,从而说明该位点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有关。可见embB306位点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的关系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9.
快速诊断并阻断耐多药结核茵的传播对控制耐多药结核病疫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传统的基于固体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非常耗时,新的基于耐药突变的分子诊断方法将是快速诊断的发展趋势.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与基因组上特定基因的点突变有关.目前WHO审核通过了2个基于检测突变的快速诊断产品,但由于不同地区耐药突变特点不同,其在不同地区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很大差异.我们观察了上海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特点,筛选出一套高敏感耐药突变位点用于耐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的特性一直以来限制了临床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为了快速准确的鉴定结核分枝杆菌,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日常的检测工作中,核酸扩增试验(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s,NAAT)自应用到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以来,就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它比培养的速度快,特异性高,可以在3~6 h得到结果[1].商业化的检测试剂盒更是让早期快速诊断结核病成为可能[2-3].高通量的自动检测装置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高昂的价格和实验室配套设备的要求限制了方法的使用范围.为更好的控制结核病的蔓延,临床迫切需求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结核病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