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束臂试验证实椎动脉收缩期切迹可提示早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方法:通过对椎动脉收缩期切迹组与无切迹组做束臂试验,比较束臂前后收缩期血流速度下降幅度及流速自下降至恢复的时间.结果:两组束臂前后椎动脉收缩期流速下降幅度及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椎动脉收缩期切迹是诊断早期SSS的敏感且可靠方法,能使更多的临床患者得到诊断.  相似文献   
2.
大鼠大脑内血管的氮能神经支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爽  陈子馨 《解剖学杂志》2000,23(5):443-446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内氮能神经元及血管的氮能神经支配。阐述一氧化氮在脑内血管中的作用。方法:大鼠经灌流固定后用恒冷切片机漂浮切片。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染色。结果:氮能神经元依形态分为双极和多极。见纤细的树突与血管紧密相连及串珠样血管周围神经丛。结论:大脑NADPH-d阳性神经元纤细的树突与脑内血管密切相关。提示一氧化氮 控脑血管张力和血液循环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莱姆病     
莱姆病薛爽赫希格荆宏建李婧(神经内科)患者男性48岁病案号9340104a前出现双眼红痛,症状时好时坏,角膜渐形成白斑。14个月前感右下肢沉重无力,大小便困难,且常头晕,查便潜血阳性。上消化道X线造影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痊愈。3个月前再次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VBD诊治。方法对25例经影像学确诊的VB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后循环脑梗死组(n=9)与无后循环脑梗死组(n=16)的一般资料、影像学特点等。结果基底动脉侧向偏移程度在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移程度3级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更高。结论VBD临床表现多样,表现为后循环脑梗死并不少见,且基底动脉严重侧向偏移可能与其发生脑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2 5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共7 600例,除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脱水、抗感染以及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治疗外,对其中2 500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500 mL·d-1,2 00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400 mL·d-1,2 000例给予三七总苷注射液450 mL·d-1,其余1 100例患者未加特殊治疗(对照组),疗程均为21 d.观察各组有效率、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病死率和梗死后脑出血(HI)发生率.结果葛根素组的有效率和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高于丹参组和对照组,与三七总苷组相似;葛根素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其他3组;葛根素组患者HI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低于三七总苷组,与丹参组相似.结论葛根素治疗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过氧化小体增殖剂激活型受体γ(PPARγ)激活剂对实验性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NO路径机制进行探索分析.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小剂量PPARγ激活剂干预组、大剂量PPARγ激活剂干预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动物模型.术前3 d分别给予盐酸吡咯列酮(PPARγ激活剂),每日一次灌胃给药,小剂量组为10 mg·kg-1·d-1,大剂量组为15 mg·kg-1·d-1.以缺血后24 h作为观察时间点,TUNEL法测定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RT-PCR测定缺血脑组织iNOSmRNA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脑组织iNOS活性和NO的生成量.结果 小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36.5±6.3)、iNOSmRNA表达值(0.597±0.027)、iNOS活性(1.369±0.417)U/mg.protein、NO生成量(30.61±4.27)μmol/g.protein和大剂量吡格列酮干预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24.6±4.2)、iNOSmRNA表达值(0.381±0.022)、iNOS活性(0.722±0.295)U/mg.protein、NO生成量(24.44±4.81)μmol/g.protein均较生理盐水干预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47.7±6.9)、iNOSmRNA表达值(0.827±0.038)、iNOS活性(2.041±0.582)U/mg.protein、NO生成量(52.63±5.97)μmol/g.protein低,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大剂量干预组各值较小剂量干预值低,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通过下调iNOS表达和活性进而降低NO的生成来发挥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PPARγ激活剂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6月24日是世界卒中日,2004年的这一天,在温哥华召开的第5届世界卒中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发表了一份宣言,呼吁设立“世界卒中日”。宣言指出,卒中是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也是最严重的致残疾病。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20年全世界卒中人口将增加一倍。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脑卒中的发病率已上升至第一位。卒中大多是突然发生的,而各种危险因素是引发卒中的根源,血脂异常是引起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2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与肌肉组化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与肌肉组化特点,对1家系4代共有患者5人和可疑患者2人中的2例(母子2人)进行了临床、实验室及肌肉活检的常规和组化检查。结果股四头肌活检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所见有明显改变,肌纤维横切面直径不等;三磷酸腺苷酶组化反应显示两型肌纤维分辨清晰,尤其是Ⅰ型肌纤维明显变小,萎缩肌纤维横切面呈角形或圆形;PAS组化反应可见大量环形纤维,Ⅰ型肌纤维比例略占优势。提示组织化学检测可为诊断本病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目前阿米妥普遍缺乏的背景下,探讨应用丙泊酚替代阿米妥进行颈内动脉注射进行Wada试验,定侧语言区和评价半球记忆功能的价值.方法 14例拟接受外科治疗的药物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纳入本研究.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条件下,通过双侧颈内动脉分别注射丙泊酚,以麻醉半球对侧肢体肌力达到0级以及患者出现向对侧凝视作为药物充分显效的标志.观察患者麻醉后即刻出现的语言改变,并在获取患者注意力后,依次给予视觉和听觉记忆任务,待肌力完全恢复后,给予任务再认,从而评价麻醉半球的语言功能和记忆功能,并记录患者的不适表现.结果 14例患者均成功定侧了语言半球,其中3例为双侧语言半球,9例为左侧语言优势半球,2例为右侧语言优势半球.同时评价了13例患者的半球记忆功能,拟切除颞叶内侧对侧半球均能维持67%以上记忆功能.在药物注射后观察到注射同侧眼痛、面部肌肉痉挛,发笑,对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均为一过性表现.结论 颈内动脉注射丙泊酚能安全有效地定侧语言半球和评价半球记忆功能.丙泊酚可以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药物进行Wada试验.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这个名字虽然是洋味的,但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增加,很多人知道在自己熟悉的人中间有帕金森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