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77年Morgan等在《纽约皇家科学学院年度报告》上发表了关于马拉松跑的一项标志性研究[1],他们研究了包括世界水平和大学生水平的马拉松运动员共27名,研究的本来目的是要测试两组不同水平的运动员的人格特征差异,但在访谈中,他们询问了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使用的注意认知策略,并发现大多数精英运动员使用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达比加群220mg和150mg对膝、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 and Medline Databases,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时间为1990~2012年。2位研究员根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采用Rview Manager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包括8722例患者。在疗效方面结果显示达比加群220mg优于150mg,其结果分别为总静脉血栓和全因死亡率(OR=0.82,95%CI=0.70,0.95)、总深静脉血栓(OR=0.84,95%CI=0.72,0.98)、近端静脉血栓(OR=0.58,95%CI=0.40,0.84)、远端静脉血栓(OR=0.83,95%CI=0.70,0.98)。但是部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症状性静脉血栓和死亡(OR=0.87,95%CI=0.49,1.53)、主要静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相关死亡(OR=0.80,95%CI=0.57,1.12)。在安全性方面达比加群220mg和150mg其出血风险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其结果分别是主要出血(OR=1.38,95%CI=0.87,2.20)、临床相关出血(OR=1.04,95%CI=0.80,1.35)、次要出血(OR=0.99,95%CI=0.78,0.94)。结论达比加群220mg在预防膝、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优于达比加群150mg,且其出血风险不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小鼠pcDNA3.1/CXCL14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CXCL14对脂肪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提供工具.方法 从C57/BL胚鼠肝脏组织中抽提RNA,RT-PCR扩增CX-CL14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pcDNA3.1进行测序,鉴定正确构建pcDNA3.1/CXCL14后转染293T细胞,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分别检测CXCL14的表达情况.结果 重构质粒经PCR、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he Ⅰ和Xho Ⅰ酶切以及DNA序列分析鉴定,表明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以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后,RT-PCR、Western blot能检测到目的蛋白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小鼠pcDNA3.1/CXCL14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神经重构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行冠状动脉结扎术后随机分为心梗组、心梗+参松组(每公斤体重每天0.4 g)。假手术组开胸后在冠状动脉下穿线,但不结扎。术后8周,处死动物,从家兔梗死周边区及非梗死区取材。免疫组化研究生长相关蛋白(GAP43)及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纤维的密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映研究核因子(NF-κB)、内皮素-1(ET-1)、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神经营养素受体P75(p75-NTR)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n=10)相比,心梗组(n=8)神经纤维密度显著增加,NF-κB、ET-1、NGF、IL-1β、TNF-α及p75-NTR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心梗组相比,心梗+参松组(n=9)神经纤维密度减少,NF-κB、ET-1、NGF、IL-1β、TNF-α及p75-NTR mRNA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降低心梗后的神经密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及NGF信号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兔心肌梗死后心脏微循环灌注、心功能及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及通心络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动脉之外,其余均同心肌梗死组与通心络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0.4 g·kg(-1)·d(-1)·d(-1)灌胃;假手术组与心肌梗死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分别在术后2、4周后,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测梗死后心肌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在术后8周,3组均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并进行在体电生理检测,测量梗死周边区的心肌内、中、外膜MAPD_(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有效不应期(ERP)和室颤阈值(VFT)。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通心络组显著改善梗死相关区域的微循环灌注,心肌血流量明显提高[2周后:(7.24±1.11)dB×s(-1)灌胃;假手术组与心肌梗死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分别在术后2、4周后,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测梗死后心肌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在术后8周,3组均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并进行在体电生理检测,测量梗死周边区的心肌内、中、外膜MAPD_(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有效不应期(ERP)和室颤阈值(VFT)。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通心络组显著改善梗死相关区域的微循环灌注,心肌血流量明显提高[2周后:(7.24±1.11)dB×s(-1)vs.(10.66±1.23)dB×s(-1)vs.(10.66±1.23)dB×s(-1),P<0.05;4周后:(7.23±0.81)dB×s(-1),P<0.05;4周后:(7.23±0.81)dB×s(-1)vs.(11.12±1.73)dB×s(-1)vs.(11.12±1.73)dB×s(-1),P<0.05)。术后8周与心肌梗死组比,通心络组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展进程、增加左室射血分数(FS:0.25±0.02 vs.0.30±0.02;LVEF:0.51±0.04 vs.0.61±0.03,P<0.05);缩短梗死周边区心肌MAPD_(90)[内膜:(170.65±7.64)ms vs.(159.01±5.48)ms;中膜:(169.34±6.35)ms vs.(160.32±5.46)ms;外膜:(167.16±5.72)ms vs.(156.74±4.43)ms,P<0.05],缩小TDR[(7.72±2.83)ms vs.(4.95±2.26)ms,P<0.05];延长ERP[(126.56±5.87)ms vs.(135.25±5.63)ms,P<0.05],增加VFT[(28.63±6.21)V vs.(44.75±13.73)V,P<0.05]。结论通心络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梗死相关区微循环灌注,同时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的电生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可能具有潜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帆  蒋小波 《医学综述》2013,19(13):2355-2357
趋化因子CXCL14作为介导炎症、免疫的桥梁,在各种疾病分子水平发病机制及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包括病因、诊断性标志物、发病机制、治疗等。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到CXCL14与肿瘤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上来。回顾总结CXCL14与肿瘤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多种疾病新的观测指标及治疗靶点的进一步研究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等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刺等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不同面瘫程度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的临床治疗,所有患者的面瘫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63例痊愈,4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60%。[结论]针刺等综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特别是轻度面瘫患者,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达比加群220 mg相比于依诺肝素对膝、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l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 and Medline Databases,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时间为1990—2012年。2位研究员根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采用Rview Manager 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包括10 265例患者。结果显示达比加群220 mg相比于依诺肝素不增加膝、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和出血的风险,其结果分别为总静脉血栓和全因病死率[OR=1.01,95%CI(0.81~1.26)]、近端静脉血栓[OR=0.76,95%CI(0.55~1.07)]、主要静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相关死亡[OR=0.79,95%CI(0.59~1.06)]、主要出血[OR=1.11,95%CI(0.75~1.65)]、临床相关出血[OR=1.18,95%CI(0.92~1.51)]。结论达比加群220 mg预防膝、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不亚于依诺肝素,且其出血风险不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价在拟行心脏手术的患者中,他汀类药物术前干预对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和筛选他汀类药物术前应用对心脏外科手术后房颤发生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根据确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提取文献资料并作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荟萃(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RCT研究,共1542例患者.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他汀类药物手术前应用比对照组(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或使用安慰剂)明显降低心脏外科手术后房颤发生率[OR=0.48,95% CI为(0.38,0.61)],P<0.00001;缩短重症监护住院时间[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为-0.08,95% CI为(-0.13,-0.03)],P=0.003,单位:d.缩短总住院时间[WMD=-0.49,95% CI为(-0.72,-0.27)],P<0.0001,单位:d.结论 他汀类药物手术前应用,明显降低心脏外科手术后房颤发生率,缩短在重症监护中心和总住院时间.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数量偏少,且存在着一定偏倚风险,因此该疗效评价的结果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57岁,13年前开始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不适,每次发作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发作时的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1年前开始,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次数较以前明显增加,并先后5次发作心动过速后出现晕厥,入院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电生理检查诱发AVNRT后,随即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发作晕厥1次,证实患者反复晕厥系AVNRT合并的室性心动过速所致,行AVNRT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未再发作心动过速,未再发作晕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