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地区丙型肝炎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研究旨在了解近年来北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株的基因型别,探讨基因型与肝病程度,HCV RNA病毒载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目的:观察尾静脉途径移植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造模后3d尾静脉注射5×106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不进行细胞移植。结果与结论:两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行为学评分随着细胞移植后时间延长均逐渐降低。移植后第14,21天,实验组大鼠行为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移植的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周边和缺血周边区聚集并存活。说明尾静脉移植的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宿主脑内存活,并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动物脑缺血可改善其神经功能。 目的:复习相关文献就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化能力及其在脑缺血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中2005/2010关于“脂肪干细胞及其移植治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的文章,以“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内容为同脂肪干细胞及其在脑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相关,同一领域文章则选择近3~5年内发表的文章或权威文章。初检到的中英文共152篇,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8篇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其具有取材方便、来源丰富、扩增迅速、无致瘤性、低免疫原性、无伦理约束等多种优势,临床前期实验已经证实,脂肪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神经功能紊乱,缩小脑梗死区域,可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病灶区血供,并表达神经特异性标志物。实验中脂肪干细胞的移植途径及时间都不同,实验结果都证实了神经功能的改善,但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尚不清楚,仍需要扩大对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临床前期研究数量,进一步完善其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皮质电刺激在功能区致疒间灶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功能区难治性癫疒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视频脑电图及电刺激结果,确定致疒间灶与功能区之间位置关系,术中保护功能区,最大程度切除致疒间灶。结果手术顺利,术后2例左额叶软化灶病人术前肌力4级,术后无肌力下降;1例右枕叶皮质发育不良病人,术后视野部分缺损。随访6个月~3年,6例病人无癫疒间发作,2例病人发作减少90%。Engel分级Ⅰ~Ⅱ级。结论皮质电刺激是定位大脑功能区的金标准,应用皮质电刺激治疗功能区癫疒间可以在保留功能区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切除致疒间区,提高癫疒间病人生活质量,更好地控制癫疒间。  相似文献   
5.
周萍  蒋为 《新中医》2019,51(6):181-183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分析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微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对照组为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S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CCr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微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阳性患者。采集血浆,设计针对HIV-1全长蛋白酶基因和部分逆转录酶基因(40-250aa)引物,RT—PCR法扩增模板RNA,PCR产物序列测定后,用HIVdb软件进行HIV-1耐药突变相关位点的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核酸序列扩增实验(NASBA)进行外周血病毒负荷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Survivin、FHIT的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4例脑膜瘤患者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包括肿瘤组织标本24例与瘤旁组织标本1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FHIT、CD34。通过CD34标记的微血管获得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分析Survivin、FHIT、MVD与脑膜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织标本Survivin、FHIT阳性表达率及MVD均大于瘤旁组织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urvivin、FHIT在脑膜瘤中的表达与脑膜瘤复发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r=0.386、0.272,P<0.05)。结论 Survivin、FHIT在脑膜瘤组织血管生成中具有协同及正向的调节作用,且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改进普通双腔气囊尿管插管长度及囊内注水量,提高一次插管的成功率.方法 128例留置尿管患者分为两组,传统组采用常规导尿法,囊内注液体5~10 mL,改良组在常规导尿法的基础上改进插管长度,囊内注入液体20 mL,两组均以有无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外渗、尿管脱出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判断指标.结果 传统组出现尿道损伤出血8例,尿液外渗4例,尿管自行脱出9例,改良组无1例出现上述情况.结论 改进双腔气囊导尿插管长度,气囊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20 mL可减少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外渗、尿管脱出的现象发生,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率由原来的81%(52/64)提高到97%(62/64).减少膀胱刺激、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蒋为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26-27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TUVP)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其安全性。方法:采用从膀胱颈至精阜先汽化突入膀胱内的前列腺,然后分别气化两侧的前列腺组织,气化深度达到出现前列腺外科包膜,达到外科包膜时可见白色纤维,并伴有少量出血,此时可用气化电极电凝止血。术后放入22F三腔气囊尿管,以便膀胱冲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6.8min。65例患者术后1个月有轻度血尿,2例出现严重血尿,经电凝后止血,无其他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IPSS评分从24.8分减至5.4分,生活质量评分也从4.9分减至2.1分。剩余尿从108ml减至22ml。229例尿动力学测定显示无膀胱出口梗阻,其余患者显示从术前的重度膀胱出口梗阻到术后的轻度梗阻。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一种新的、易于把握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恢复快,死亡率低,疗效稳定的特点,并且能替代传统开腹前列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动物脑缺血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目的:复习相关文献就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化能力及其在脑缺血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中2005/2010关于"脂肪干细胞及其移植治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的文章,以"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内容为同脂肪干细胞及其在脑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相关,同一领域文章则选择近3~5年内发表的文章或权威文章。初检到的中英文共152篇,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8篇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其具有取材方便、来源丰富、扩增迅速、无致瘤性、低免疫原性、无伦理约束等多种优势,临床前期实验已经证实,脂肪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神经功能紊乱,缩小脑梗死区域,可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病灶区血供,并表达神经特异性标志物。实验中脂肪干细胞的移植途径及时间都不同,实验结果都证实了神经功能的改善,但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尚不清楚,仍需要扩大对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临床前期研究数量,进一步完善其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