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信息支持对帕金森病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52例帕金森病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随机配对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时将患者加入帕金森病微信管理平台,定期向患者或其主要照护者推送信息,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告知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随访时间等,并通过互动交流助其解决实际问题。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和1年后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及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6个月和1年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1年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帕金森病出院患者采用微信平台信息支持的方式,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首次脑梗死后抑郁发生与人文因素、血管危险因素及卒中特点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Zung抑郁量表(SDS)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就诊的304例首次脑梗死7 d内的患者在发病后第3个月进行评分,分为抑郁组125例和非抑郁组179例,分析2组患者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与人文因素、血管危险因素、卒中特点与发生抑郁的相关性。运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首次脑梗死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首次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1%。对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在人文因素、血管危险因素及卒中特点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抑郁组患者在失眠、独居、近期负性事件、高血压、左颈内动脉系统梗死、皮质梗死、NIHSS和Bathel Index评分、语言障碍和运动障碍,与非抑郁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语(OR=1.82,95%CI 1.17~2.35)、失眠(OR=1.85,95%CI 1.20~2.42)、NIHSS评分(OR=2.19,95%CI 1.36~3.18)和Bathel Index评分(OR=2.27,95%CI 1.51~3.36)与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独立相关。 结论 失语、失眠、卒中严重程度是首次脑梗死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模块式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3~2014年神经内科的新护士23人为研究对象,2013年的11人为对照组, 2014年的12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传帮带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模块式教学法进行培训。比较2组新护士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2组对教学培训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88.6±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3.9)分(t=6.742,P<0.001),操作技能得分(95.5±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8)分(t=7.240,P<0.001);观察组新护士对教学培训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6.462,P<0.001)。 结论 模块式教学法可提高神经内科新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能力,有利于新护士快速适应神经内科工作环境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4.
符晓艳  甘小娅  王敏  董茂渝 《重庆医学》2023,(24):3770-3774
目的 探讨肌力分级的功能训练视频宣教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18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4例,试验组给予个性化的肌力分级功能训练视频宣教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宣教进行干预。分别统计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的功能锻炼依从率、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和Barthel指数得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功能锻炼依从率、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NIHSS得分和Barthel指数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肌力分级的功能训练视频宣教,能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符晓艳  郭明兰  王敏  李囿佑  王华  董茂渝 《重庆医学》2022,51(10):1753-1756+176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以及与社会因素、卒中后抑郁和卒中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该院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住院的539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就诊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Zung抑郁量表评分;随访6个月,497例患者完成随访。采用服药依从问卷量表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497例患者分为高依从组、中依从组和低依从组,比较分析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与社会因素、卒中后抑郁和卒中程度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中、高依从组年龄≥60岁、受教育时间≤6年、无配偶、居住在农村、月平均收入<3 000元、自费医疗、卒中后抑郁、卒中严重程度中型及以上、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例明显低于低依从组;中、高依从组无抑郁和卒中严重程度轻型比例明显高于低依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教育水平≤6年、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卒中后抑郁、卒中严重程度中型及以上与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低独立相关(P<0.05);且抑郁程度越重,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低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自我管理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和治疗效果。 方法 将14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7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功能指导和自我药物管理递进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出院后6个月、1年时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χ2=14.082,P<0.001;χ2=16.794,P<0.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好于对照组(F组间=3.389,P=0.027),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Z=-2.391,P=0.017)。 结论 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对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脑梗死偏瘫患者317例,根据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水平分为低水平组214例,中水平组69例,高水平组3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出院时评估运动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结果与低水平组比较,中、高水平组年龄≥70岁、受教育≤6年、无配偶、农民、月收入3000元、自费医疗、非家属照顾、抑郁、失眠、失语比例及入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干部比例、BI评分及中水平组工人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高水平组入院NIHSS评分明显低于中水平组[(6.02±3.27)分vs(8.58±3.52)分,P=0.00],BI评分明显高于中水平组[(55.73±5.61)分vs(43.91±6.42)分,P=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后年龄≥70岁、受教育≤6年、抑郁、失语、NIHSS评分和BI评分与脑梗死偏瘫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低水平独立相关(95%CI:1.58~1.64,P=0.03;95%CI:1.02~1.60,P=0.04;95%CI:1.42~3.84,P=0.00;95%CI:1.50~1.59,P=0.04;95%CI:1.02~2.41,P=0.00;95%CI:1.30~2.40,P=0.00)。抑郁症状越重及脑卒中越重,患者依从性低水平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教会其主动运动方法,督促其每日进行主动运动康复训练,可促进肢体功能早日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