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青海高原正常人群冠状动脉形态学改变及左室功能指标的特点。方法选取50例青海高原健康成人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分别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各段分支、右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处的管径,计算左室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值和左室收缩末期心室游离壁中段的增厚率,选取平原大连组50例为对照组。结果右冠状动脉近段平均直径平原大连组(3.57±0.68)mm,青海高原组(2.99±0.68)mm,t=3.510,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冠状动脉各测量点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海高原组和平原大连组心功能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海高原正常人群冠状动脉形态及左心室功能基本等同于平原大连组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与下腔静脉、肝静脉关系的准确性。 方法 100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行腹部CT三期扫描,得到下腔静脉、肝静脉三维重建图像,观察棘球蚴病病变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关系,将结果与术中结果对比,分析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侵犯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可靠性。结果 CT成像评估血管推移、伴抱球征、界限不清楚、血管狭窄等与术中所见一致。有4例患者CT成像判断为病灶与下腔静脉界限清楚,而术中示病灶与血管有一定黏连。对于有血管狭窄判断为受侵犯的结果中,有3例为过度诊断。结论 肝静脉、下腔静脉CT成像能清晰显示肝棘球蚴囊肿与肝静脉、下腔静脉的空间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6岁,间断性气短,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CT平扫示中纵隔内左心房上方、腔静脉及升主动脉后方约7.0cm×6.3cm×6.1cm类球形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密度尚均匀,后壁见弧形钙化(图1A),增强后病灶无强化(图1B);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示病灶位于左心房右上方、气管隆嵴及右肺动脉下方,与双侧主支气管关系密切,左心房、右肺动脉明显受压、移位,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CT诊断:左心房增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MRI示病灶呈短T1长T2不均匀信号,内部可见点、条状低信号(图1C)。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低剂量管电流恒定技术(CCC)在胸部扫描中的价值.方法 8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C1组(50 mA)、C2组(30 mA)、C3组(20 mA)和A组,C1-C3组采用CCC扫描,A组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技术(AEC)扫描作为对照.扫描结束后分析不同组横断面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以及剂量长度乘积,以确定最佳的恒定管电流扫描方案.结果 CCC扫描各组和AEC扫描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CC扫描各组间所得图像质量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2组和C3组图像噪声显著高于AEC扫描(P<0.05),CCC扫描各组间图像噪声比较C3组>C2组>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扫描各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AEC扫描(P<0.05),且C3组剂量最低.结论 CCC扫描各组图像质量良好且辐射剂量明显低于AEC扫描,64层螺旋CT低剂量(20 mA)扫描可应用于胸部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膜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术前接受CT平扫和增强检查、术后病理确诊的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探讨不同类型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34例肿瘤中,CT示。肾上腺区25例,肾上腺区外9例;14例肿瘤呈分叶状,其中恶性肿瘤3例;20例肿瘤呈类球形,其中恶性肿瘤4例。7例肿瘤内部见钙化,包括4例成神经细胞瘤和3例节细胞瘤,成神经细胞瘤呈粗大钙化,而节细胞瘤呈细小点状钙化。结论腹膜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及临床表现可以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期疗效评价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MRI良好的软组织对比特性,使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并显示出极大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GGO)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与病灶良恶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fGGO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8例炎症,18例肺泡癌,8例腺癌,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评价病灶形态学特征及内部结构与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 8例炎症中7例呈斑片状;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均为圆形或类圆形;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和腺癌主要呈圆形、不规则形及分叶征。11例BAC和腺癌边缘毛糙或伴毛刺征,16例边缘清晰、光整。15例胸膜凹陷征,均见于BAC和腺癌;16例胸膜增厚,3例见于炎症,13例见于BAC和腺癌。6例炎症和2例AAH为纯GGO,18例BAC和8例腺癌为混杂GGO。结论 fGGO的CT征象与病灶病理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对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2017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中,细粒棘球蚴病57例,多房棘球蚴病22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中,单囊型21例,多子囊型16例,内囊塌陷型9例,实变型4例,钙化型7例。79例患者中,62例为常见影像学征象。单囊型细粒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囊性水样病灶,囊壁薄厚均匀、无强化;多子囊型表现为“囊中囊”、“玫瑰花瓣”、“轮辐征”等;当内囊塌陷分离时表现为“飘带征”、“双环征”等征象;囊壁钙化时呈弧线状、蛋壳状,囊内容物呈现絮状或者整个病灶钙化。多房棘球蚴病表现为肝内实性肿块,密度及信号不均匀,边缘不规则;病灶强化不明显,病灶内散在或者群簇状分布的“小囊泡”,常伴有钙化,整个病灶呈“地图样”外观。另外17例患者表现为复杂少见的影像征象;其中6例细粒棘球蚴病囊内含脂肪,影像表现为囊内单发或多发脂肪密度结节灶,CT值为-28~-84 HU;4例病灶破入胆管,邻近胆管密度增高,胆管壁增厚,周围胆管扩张;4例合并原发性肝癌,影像表现为肝内细粒或多房棘球蚴病合并实性强化肿块,增强呈“快进快出”表现;3例合并感染,影像学表现为囊壁明显增厚且强化明显,其中2例囊内见气体影,1例囊肿合并感染并侵及腹壁。结论 肝棘球蚴病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在临床工作中需认真分析,做好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