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疗效的关系。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美托洛尔47.5 mg/d三日后,测定口服美托洛尔2h 的血药浓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YP2D6*10基因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高血压病人被分为 CC型组(野生型纯合子,快代谢型,14例),CT型组(突变杂合子,中代谢型,25例)和 TT型组(突变纯合子,弱代谢性,19例)3组。根据CYP2D6*10基因型调整美托洛尔用量,一周后,再次检测口服美托洛尔2h的血药浓度,并检测基因导向治疗前后的平均心率及血压。结果:基因导向治疗前,美托洛尔血药浓度 TT组显著高于 CC和 CT组[(64.74±32.94)ng/ml比(26.57±19.40)ng/ml比(23.88±12.86)ng/ml,P<0.01];与 TT组比较,CC组平均收缩压[(132.84±13.40)mmHg比(144.14±14.28)mmHg]、舒张压[(76.95±9.07)mmHg比(81.36±7.33) mmHg]、心率[(69.13±11.83)次/min比(76.66±7.33)次/min]明显升高(P 均<0.05)。基因导向治疗后各组的血药浓度、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与基因导向治疗前比较,CC组治疗后血药浓度显著升高,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显著降低(P<0.05), CT组、TT组的血压及心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YP2D6*10基因多态性影响美托洛尔药物代谢及其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基因导向个体化治疗可显著改善疗效,短时间内达到理想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2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要为41例痴呆组与189例非痴呆组,回顾性分析其可能因素,甄选危险因素,探讨各因素重要性.方法 临床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分析后得知,在230例患者中,痴呆发生率为16.4%,主要包含年龄、血压、血糖、部位与抑郁症等五个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准确分析其痴呆发生率,痴呆是因多个因素决定,临床上需给予重度重度,合理控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药物代谢酶CYP3A5的检测,研究CYP3A5基因多态性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门诊或住院的原发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选取3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选取60例为基因导向治疗组,患者晨起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 7日,第8日空腹采静脉血。采集标本分2份,2管2 ml血样,用于分析血药浓度及基因型。然后应用突变扩增法进行CYP3A5基因多态性检测,确定基因型及血药浓度的关系。根据基因型与血药浓度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分为3组即慢代谢A组(GG型,n=29)、中代谢B组(AG型,n=22)、快代谢C组(AA型,n=9),并通过CYP3A5基因型调整用药,慢代谢A组GG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剂量为2. 5 mg/d,中代谢B组AG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剂量为5 mg/d,快代谢C组AA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剂量为10 mg/d,其余30例进入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剂量为5 mg/d。所有患者于治疗4周、8周、12周回访时测量血压进行记录与对比观察降压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1) GG型、AG型、AA型3组血药浓度分别为(14. 767±1. 347)、(12. 253±1. 555)、(5. 861±1. 28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因此可明确GG型属于慢代谢型,AG型属于中代谢型,AA型属于快代谢型;(2)治疗前与治疗后各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基因导向治疗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组间比较,同一时间点对应的SBP和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基因导向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SBP与DBP,同一时间点对应的SBP与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基因导向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 8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 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CYP3A5的不同基因多态性对苯磺酸氨氯地平血药代谢浓度不同。药物基因导向治疗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相比,均能达到降压目的,但前者在导向治疗下,不仅能有效降压且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以及二者的关系,探讨其在ACS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的ACS患者87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27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25例以及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其ET-1、CRP水平.结果:ET-1、CRP在ACS患者体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患者血浆ET-1、CRP水平高于UA组,且ACS患者血浆ET-1、CR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ET-1和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提示内皮素-1、CRP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进一步证实,ACS的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以及炎症反应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寒冷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THFR A1298C基因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讨论该地区基因特征性,为个体化精准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所有入组人群MTHFR A1298C基因型,根据基因型结果分析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民族进行比较,探讨黑龙江省寒...  相似文献   
6.
喹那普利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胶原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喹那普利对缺血性心肌病(ICM)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阻止ICM心肌纤维化方法。方法:采用放免方法测定12例正常者及46例ICM患者应用喹那普利治疗6周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Ⅰ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和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含量,超声心动图测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LVMW)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①ICM患者血清PⅠNP、PⅢN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升高(P均0.01);②喹那普利治疗后PⅠNP[(41.28±5.33)μg/L:(74.22±12.08)μg/L]、PⅢNP[(3.96±0.99)μg/L:(10±1.13)μg/L]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Ⅰ/Ⅲ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0.98±2.51):(12.44±1.90),P均0.01];③治疗后LVEF[(0.59±0.06)%:(0.37±0.06)%]、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05±1.101):(0.78±0.102),P均0.01],LV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97.27±14.41)g/m2:(113.07±10.21)g/m2,P0.01],PⅠNP、PⅢNP与LVMI呈正相关(r=0.561,P0.01;r=0.316,P0.05),与VE/VA呈负相关(r=-0.497,P0.01),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喹那普利可以抑制PⅠNP、PⅢNP合成,阻止ICM心肌纤维化,从而减轻左室重量,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EH)患者中CYP3A4*1G基因多态性对比索洛尔药物代谢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2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服用比索洛尔5 mg/d。4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CYP3A4*1G基因多态性检测,分为快代谢型(CC型),中代谢型(CT型),慢代谢型(TT型),将三组进入药物基因靶向型治疗。应用HPLC-荧光色谱法方法测定比索洛尔的血药浓度及检测血压值及心率相关指标。对上述患者随访1年,观察受检患者左室重构指标,评价比索洛尔血药浓度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对比药物基因导向治疗与常规组治疗前后的左室重构指标差异。结果相同剂量比索洛尔在CYP3A4*1G基因导向治疗CT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药浓度、心率、血压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YP3A4*1G基因导向治疗组中,组内的血药浓度测定、平均心率、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后基因导向治疗组左室重构指标较常规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的CC型与CT型比较,左室重构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YP3A4*1G基因多态性影响了高血压患者比索洛尔药物代谢浓度及后期的临床疗效。揭示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及药物基因导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按CYP2D6及CYP3A4基因导向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2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索洛尔5mg/d )。余80例患者分为 A、B两组,各40例,根据CYP2D6倡10(A组)及CYP3A4倡1G (B组)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分为ACC组(13例)、ACT组(14例)、ATT组(10例),BCC组(21例)、BCT组(17例)、BTT组(0例)。根据测定基因型调整比索洛尔用量, ACC组、BCC组给予10mg/d、ACT组、BCT组给予5mg/d、ATT组、BTT组给予2.5mg/d ,二周后测定各组血药浓度,血压值及心率等相关指标,评价比索洛尔血药浓度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相同剂量比索洛尔:ACT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药浓度,心率,血压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BCT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药浓度[(50.13±23.21) ng/ml比(33.5±19.1) ng/ml]显著升高,心率[(66.5±6.04)次/min比(71.4±5.16)次/min]、血压[(119.48±11.97/71.2±10.30) mmHg比(127.22±10.44/82.4±7.27) mmHg]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因基因多态性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不一,进行基因导向治疗可显著提高对高血压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Lp-PLA2)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新的炎症酶,能水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产生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PC)和氧化型游离脂肪酸(oxidizedfreefat-tyacids,ox-FA),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