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患者女性,67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0个月入院,无红肿及疼痛,肿物逐渐增大,并伴有局部疼痛。外科检查: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约5 cm的肿物,质略硬,无触痛,无波动感,可推动。双侧腋窝、锁骨上下窝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入院后乳腺超声提示:左侧乳腺低回声(BI-RADSⅣc级)。全麻下行左侧乳腺区段切除术,术中见左侧乳腺外上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cIAP2及EGFR蛋白表达的关系,分析HPV感染、cIAP2及EGFR蛋白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而探究HPV感染可能致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学机制,为临床用药策略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标本49例,用PCR方法检测新鲜标本中HPV16/18 D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16/18-E6蛋白、cIAP2及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取14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PCR及免疫组化检测49例NSCLC中HPV阳性率(42.86%,21/49)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7.14%,1/14) (P<0.05),cIAP2和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且cIAP2和EGFR蛋白在NSCLC中表达的成正相关(x2=8.85,P<0.05,r=0.391).HPV16/18阳性NSCLC组,cIAP2和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HPV阴性组(P<0.05).在49例NSCLC中,HPV感染与患者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EGFR蛋白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cIAP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结论 HPV感染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重要的病毒学危险因素之一,与吸烟协同作用促进肺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并可能通过上调EGFR、cIAP2蛋白表达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方法对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01月至2022年0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B超引导下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的患者164例。分别从商品化细胞保存液固定标本、生理盐水保存标本和刮取染色后涂片标本中提取DNA并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结果:通过三种保存方法提取的DNA浓度均数及内控Ct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保存液组和生理盐水保存液组、生理盐水保存液组和刮片组所提取DNA的A260/280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胞保存液组和刮片组所提取DNA的A260/280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FNAC涂片标本刮片后进行基因突变检测获得DNA的纯度高,且对实验室要求低,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50岁。因发现颈部肿物就诊,患者缘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颈部肿物,约1cm×2cm大小,无疼痛,自行口服中药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近8个月肿物逐渐增大,现约5cm×6cm大小,质韧,无触痛,随吞咽上下移动,伴呼吸困难,平卧位为著。患者无饮水呛咳,声音嘶哑。专科查体:颈部对称,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部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性,31岁,发现左侧隔肌角后间隙占位1个月余。MRI示左侧脊柱旁沟-隔肌角间可见类椭圆形混杂信号,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多期增强检查:病变于动脉期即中等程度强化,并呈渐进性强化,病变大小7.3 cm×7.7 cm×9.5 cm。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图1)。病理检查 眼观:不整形组织一块,合计大小10.0 cm×7.0 cm×6.0 cm, 带部分包膜,切面黑色、糟脆,质地中等,局灶呈金黄色(图2)。镜检:肿瘤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BRAF V600E基因突变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靶向治疗的靶点,因此检测患者BRAF基因状态对于能否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观察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突变蛋白V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测序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54例甲状腺腺瘤和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中BRAF基因突变及其相关蛋白VE1的表达.结果:1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基因突变率为67.6%,VE1表达率为64.8%,与甲状腺良性病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病理参数间无相关性.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和BRAF V600E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可以作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 V600E蛋白的表达与其基因突变的一致性高,可间接有效地反映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状态.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突变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8.
董丽儒  任会强  王珊  宋旭东 《天津医药》2016,44(10):1293-1294
脂肪瘤性血管外皮细胞瘤(LHPC)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 生长缓慢, 好发于深部软组织, 其经典形态学特点是圆形至梭形的未分化细胞围绕薄壁分支状血管生长。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 1 例 LHPC 的临床病理特征, 以期加强对 LHPC 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60岁。因左上肢红斑、丘疹、结节伴疼痛30年入院,临床初诊考虑淋巴管瘤或平滑肌瘤。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皮肤活检:切取左肩部皮肤组织一块,皮肤面积1.5cm×1 cm。病理检查眼观:梭形皮肤组织一块,大小1.5 cm×1cm×0.7 cm,皮表灰红色,可见红色半球形丘疹、结节,呈簇状分布(图1),切面未见明显异常。镜检:送检皮肤组织,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真皮层可见梭形细胞弥漫性增生,无包膜,界限不清(图2),可见围绕毛囊、汗腺生长。免疫表型:梭形细胞表达肌源性标志物SMA(图3),并可见梭形细胞围绕S-100阳性的神经组织生长(图4)。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起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大部分PTC可以通过光镜诊断,但是有些肿瘤缺乏典型病理学表现,需要采用免疫组化或遗传学等方法进行辅助诊断.目前由于分子遗传学诊断有限,免疫组化自然就成为了组织学形态之外的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因此,寻找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对于正确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将就PTC的诊断标记物进行汇总,对正确选择相关抗体协助病理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