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体血细胞葡萄糖细胞膜转运进行研究。方法 T2DM组(40例)、T2DM前期组(前期组,34例)、对照组(40例)抗凝全血分别加入同体积生理盐水和ATP,37℃水浴3h,观察葡萄糖水平变化,计算葡萄糖下降值和下降比例。结果组内比较,加ATP管葡萄糖下降值高于盐水管(P0.01)。组间比较,盐水管葡萄糖下降比例,T2DM组、前期组、对照组依次增加,T2DM组低于对照组(P0.01),T2DM组低于前期组(P0.05)。ATP管葡萄糖下降比例,T2DM组低于对照组(P0.05)。T2DM患者加ATP后葡萄糖下降值由盐水管的(2.81±0.52)mmol/L增加到(4.73±0.69)mmol/L。结论 T2DM患者存在葡萄糖细胞膜转运障碍,与病程进展相关,ATP能够改善葡萄糖的细胞膜转运。  相似文献   
2.
以细胞膜转运理论分析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细胞膜转运机理和细胞外腺苷三磷酸(eATP)对葡萄糖的细胞膜转运作用及2型糖尿病的eATP检测结果,分析2型糖尿病的细胞功能状态和胰岛素及其它激素的分泌特点,探讨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和细胞功能缺陷的原因.结果:血浆eATP不足导致细胞膜转运障碍而致多机体细胞功能缺陷,多激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结论:细胞膜转运障碍导致胰...  相似文献   
3.
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观察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素和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动态变化。和对照组比较,分析T2DM患者胰腺β细胞和胰腺外垂体细胞的分泌功能,分析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结果: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异常。空腹值较对照组高、30分钟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高峰值在60分钟,T2DM组高峰值在120分钟。120分钟,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素明显低于空腹水平(P〈0.01),也低于对照组同期分泌水平。结论:T2DM患者对葡萄糖刺激反应缓慢,胰岛素分泌、释放异常,胰腺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T2DM患者分泌促甲状腺素异常,垂体细胞分泌功能障碍。T2DM存在多种机体细胞功能障碍,与T2DM发病机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1.1 肿瘤发生与细胞受损及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病因学研究表明,外在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均可能使机体细胞受到损害;内环境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等则使机体抗肿瘤能力降低.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致基因突变,突变细胞降低生长因子需求,表现出肿瘤细胞的不死性特点.细胞膜葡萄糖转运增强、ATP酶活性增高、细胞内无氧代谢增强及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分泌等特点表明肿瘤细胞存在细胞功能异常.细胞功能异常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以葡萄糖消耗为定量依据的肠道菌群总数分析方法.方法 观察肠道菌群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葡萄糖消耗规律,确定能够反映细菌生长状况的葡萄糖测定时间.通过测定已知大肠杆菌含量样本在规定培养时间内的葡萄糖剩余量,建立细菌含量和葡萄糖消耗量的关系.结果 肠道菌群37 ℃培养5 h,培养基葡萄糖含量变化明显,能较好地反映细菌生长情况.样本细菌含量与葡萄糖消耗呈正相关,Y=82.475X+2.149 2,r2=0.932 5,可以通过葡萄糖消耗量,计算样本细菌含量.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在成熟和衰老的过程中 ,细胞内的代谢在不断变化 ,相关的酶活力也在不断下降。其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是年轻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进行蛋白质代谢的酶类之一 ,其活性大小与细胞的年轻程度有关。本文建立对红细胞内AST测定的方法。1 材料和方法1 1 器材与试剂 岛津CL 70 0 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用于AST、Hb的测定。试剂 :AST ,Trace试剂 ,批号 9312 75 ;Hb ,HiCN法 ,试剂配制按第 2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 2 标本 均来自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有关情况见表 1。表 1 健康人和患者红细胞内AS…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苯甲酸钠对小鼠体重的影响。方法制作高脂饲料和苯甲酸钠含量为0.01%、0.10%、1.0%的分组饲料,共3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分笼饲养,自由进食和自由饮水,20周后测定体重与体长。结果小鼠体长无差异;体重大小依次为0.1%组、0.01%组、高脂组、基础组、1.0%组;0.1%组高于所有其他组别(P<0.01);结论苯甲酸钠通过肠道菌群抑制作用,促进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8.
收集健康体检人群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空腹血糖等数据,分为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和初诊2型糖尿病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糖尿病前期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初诊2型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前期存在缺氧逆境,导致机体细胞功能受损。缺氧逆境诱导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代偿性血红蛋白合成增加,红细胞和机体其它细胞功能缺陷与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可用于测定细胞外三磷腺苷的化学方法。方法以葡萄糖为底物,己糖激酶为催化物,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后者和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作用生成还原型(辅酶),在340 nm处有吸光度的变化,并且与ATP的含量成正比。通过重复性试验、回收试验、干扰试验、线性范围测定来确定方法的可靠性。结果重复性试验显示,eATP为45.5μmol/L时,CV为5.42%;eATP在5.2μmol/L时,CV为7.56%;回收试验显示回收率为92.2%;线性分析为0~300μmol/L,灵敏度为0.25μmol/L时干扰试验显示,三酰甘油、溶血对测定存在负干扰,维生素C、肌酐、尿酸有正干扰。结论酶偶联法可作为eATP的常规测定方法进行自动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h血液样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比较空腹和餐后2h检验结果。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清蛋白、谷胺酰转肽酶、尿素、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免疫球蛋白M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游离脂肪酸、补体C3、前清蛋白下降(P0.05),胆碱酯酶、补体C4明显下降(P0.01)。结论 2型糖尿病细胞膜转运障导致常规化学、内分泌、免疫功能等多种检验结果改变,避免餐后样本使用,有利于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