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肺动脉压正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治疗的肺动脉压正常的稳定期COPD患者60例(COPD组),另选取本院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性别、年龄、基础心率、体表面积等临床资料,记录心血管疾病史。采用GE Vivid 7超声诊断仪采集受试者平静呼吸时3个心动周期心尖四腔二维动态影像,记录常规超声参数。将动态影像导入Echo PAC工作站,应用2D-STI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记录右心室游离壁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及整体长轴应变。结果 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舒张期内径(RVDd)、右心室收缩期内径(RVDs)、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E峰、E/A比值、E峰减速时间(DT)、右房室瓣环运动速度(e′)、E/e′及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右心室壁厚度(RVWH)和A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及整体长轴应变功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动脉压正常的COPD患者右心室长轴应变功能已经开始减弱,2D-STI可早期发现其右心室功能的轻微改变。  相似文献   
2.
对连续来院就诊怀疑心源性胸痛的患者129例,同时抽血检测和肽素和肌钙蛋白T等,根据最后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9例、心源性但非冠心病组21例、非心源性胸痛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和其他组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肌钙蛋白T阴性的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肌钙蛋白T阳性的患者,发病4h以内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发病4h以上者(P〈0.05)。提示和肽素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浓度丙烯腈(acrylonitrile,AN)对职业接触工人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某腈纶厂50名作业工人[男性35人,女性15人,平均年龄(46.36±7.66)岁]作为接触组,同时选取不接触任何毒物的50名普通工人[男性31人,平均年龄(46.42±7.19)岁]作为对照组,利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分别记作D0、D1、D2),并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内径百分变化率,由此判断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 mediated dilation,NMD),3年后重复上述检查随访内皮功能。数据采用Intercooled Stata 10.0软件分析。结果 3年后随访接触组内皮功能,其指标明显低于入选当年 (FMD,7.62%±3.67% vs. 10.13%±2.94%,P<0.01;NMD,24.99%±8.45% vs.28.44%±6.18%,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FMD,7.62%±3.67% vs. 14.40%±4.29%,P<0.01;NMD,24.99%±8.45% vs. 33.82%±6.12%,P<0.01);对照组检查入选当年与随访第3年的FMD和NMD均未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长期低浓度AN对职业接触人群的血管内皮功能存在一定损害;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FMD可用于AN接触工人早期血管功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背景 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死亡率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其病理基础是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关注心功能衰竭尤其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异常,而忽略其他重要指标的异常。目的 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LVEF正常ESRD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及功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首次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透析治疗且随访LVEF正常的ESRD患者121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主动脉根部内径(AOd)、腔室大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容积(LA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gLVEDV)、左心室整体收缩末期容积(gLVESV)〕及其经体表面积(BSA)校正值、左心室构型〔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LVEF、左心室整体射血分数(gLVEF)及左房室瓣环左心室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左心室整体功能(左心室Tei指数)、舒张功能参数〔左房室瓣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左房室瓣左心室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E/A、左房室瓣E峰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房室瓣环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左房室瓣环左心室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E'/A'及E/E')〕;分析ESRD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左心室构型、gLVEF情况,ESRD患者左心室构型与gLVEF情况。结果 病例组患者体质量、BMI、BSA小于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DP)大于对照组 (P<0.05)。病例组AOd、AOd/BSA、LAd、LAd/BSA、LVEDd、LVEDd/BSA、LVESd、LVESd/BSA、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LVEDV、LVEDV/BSA、LVESV、LVESV/BSA、gLVEDV、gLVEDV/BSA、gLVESV、gLVESV/BSA大于对照组,IVST、LVPWT、RWT厚于对照组,LVM、LVMI重于对照组,LVFS、LVEF、gLVEF小于对照组(P<0.05)。121例ESRD患者左心室构型分型:构型正常17例(14.0%),构型异常104例(86.0%)(以离心性肥厚55例和向心性肥厚48例为主);gLVEF异常39例(32.2%),gLVEF正常82例(67.8%)。病例组E峰、A峰快于对照组,E/A低于对照组,DT、IVRT、左心室Tei指数大于对照组,S'〔室间隔(s)〕、E'(s)、E'〔侧壁(l)〕、E'/A'(s)、E'/A'(l)慢于对照组,A'(l)、E/室间隔与侧壁左房室瓣环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的平均值〔E'(av)〕快于对照组(P<0.05)。121例ESR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分型:舒张功能正常5例(4.1%),舒张功能障碍116例(95.9%)。116例舒张功能障碍ESRD患者包括104例(86.0%)左心室构型异常者及39例(32.2%)gLVEF异常者。121例ESRD患者中左心室构型及gLVEF正常者14例,左心室构型正常、gLVEF异常者3例,左心室构型异常、gLVEF正常者68例,左心室构型及gLVEF均异常者36例。结论 LVEF正常ESRD患者左心室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室重构及功能改变,表现为腔室扩大、室壁增厚、收缩及舒张功能亦存在不同程度减退;左心室构型或收缩功能正常ESRD患者舒张功能不完全正常,舒张功能障碍早于左心室收缩功能及构型异常,因此全面评估LVEF正常ESRD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及功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急性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发病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急性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每年可高达(10~29)/10万人。既往报道多数在急性期死亡,1周内病死率60%-70%,3个月病死率在90%以上,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病死率已经大大降低,但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根据夹层动脉瘤急性期临床表现:突发胸部作难以缓解的剧烈疼痛、休克现象、主动脉瓣区的杂音、双侧的血压、脉搏不一致等,一般可做出诊断,在回顾我科2006年5月以来收治14例夹层动脉瘤患者表现中发现有4例为不典型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0年来,降钙素原(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特异及具有预兆性的标志物的实际作用在逐步被认识。本文就降钙素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疗效。方法:32例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2组,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4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内科方法治疗的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存活出院率。结果:在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治疗组存活出院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vs 25.00%,P0.01)。结论:对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可以提高患者存活出院率。  相似文献   
8.
强大的应急救援能力是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损失的有力保障。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要基础单位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其院内救治应急管理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系统地总结了区域性医疗中心院内救治应急管理的关键要素,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经验借鉴,以期为未来相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肽素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6月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491例,其中男性278例,女性213例;年龄(54±15)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和肽素。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1±13)岁;检测其血清中和肽素水平。结果:491例急性胸痛的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49例(9.98%),不稳定性心绞痛126例(25.66%),心源性疾病但非冠心病85例(17.31%),主动脉夹层10例(2.04%),肺栓塞8例(1.63%),气胸或纵隔气肿26例(5.30%),胸膜炎47例(9.57%),肺部肿瘤19例(3.87%),肋神经炎或肋软骨炎58例(11.81%),带状疱疹18例(3.67%),植物神经功能紊乱38例(7.74%),消化道疾病7例(1.42%);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和肽素水平(中位数:0.590 ng/mL,四分位距:0.340~0.990)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胸痛患者按照疾病大类分组,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肽素水平(中位数:0.198 ng/mL,四分位距:0.133~0.281)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和肽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原因胸痛患者;对于急性胸痛患者,和肽素具有明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安乃近注射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效果.方法 将9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患者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随机化实验分组,分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为热毒宁静滴+安乃近肌肉注射组、单用热毒宁静滴组、单用安乃近肌肉注射组,每组320例,观察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 h、3 h的体温(口表)及不良反应.结果 使用热毒宁静滴+安乃近肌肉注射组在治疗1 h后体温下降幅度较单用热毒宁静滴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单用安乃近肌肉注射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 h后较单用热毒宁静滴组或安乃近肌肉注射组体温下降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热毒宁静滴组在治疗3 h后体温下降幅度较单用安乃近肌肉注射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安乃近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退热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