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村心源性猝死中以冠心病猝死最为常见。1975~1990年,我院遇及心源性猝死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为18~78岁,平均54.5岁。农民45例,其他15例。有明显诱因者48例(80%),主要为情绪激动、过度用力、饱餐、饮酒过量、排便用力等。60例中冠心病者51例(85%),其中有梗塞史者36例,无梗塞史者15例,可见心源性猝死中以冠心病猝死后首位。猝死前症状无特异性。院内发生的38例均作了心电示波或心电图检查,其中34例  相似文献   
2.
3.
马凡氏综合征合并B型预激综合征一例刘跃森,苑克正,程文峰患者女,14岁。因活动后心慌、气喘5年,加重10天就诊。查体:身高16Ocm,体重40kg,消瘦体型,肌肉弹性差,皮下脂肪少,腭弓高,鸡胸。心前区隆起,心界左下扩大,心尖区闻及4~6级吹风样收缩...  相似文献   
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R)仍然是心内专业极为常见而且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对其发生率,发生机理及其对预后影响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院从1985年1月~1993年1月共收治各种心脏病引起的CCHF患者165例,并发VRl26例。男79例,女47例,年龄17~83岁,平均59.3岁。本组病例充血性心衰分级,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Ⅲ级87例,Ⅳ级3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持续3个月以上者诊为CCHF。住院期间,经24小时心电记录动态静息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级标准,按LOWN氏分级,126例CCHF并发VR均为Ⅱ级以上。 2 结果  相似文献   
5.
从 1997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 ,安置美敦力公司Champion730 2型心脏起搏系统 ,观察 11例病人 ,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性 7例 ,女性 4例 ,年龄 5 7~ 73岁 ( 60± 87)。临床诊断 :病窦综合征 (SSS) 6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5例 ,半数有黑朦及晕厥史。起搏器 :美敦力公司 80 79型心脏起搏脉冲发生器 ,起搏电极 :5 0 17硅胶靶状单电极 ,9610程控磁铁 ,放置导管电极入径 :右锁骨下静脉穿刺 7例 ,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2例 ,头静脉切开 2例 ,使用9— 10F导管鞘。起搏器和电极接口为IS 1型接口。1 2…  相似文献   
6.
1994年3月至1999年9月,我院先后为93例患者安装永久性起搏器、临时起搏器、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其中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5例,现将其防治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93例中,安装永久性起搏器20例...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出现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返流(MitralRegurgitationMR)是一种常见表现,但AMI早期并发MR与梗死部位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国内资料较少。我们用彩色Doppler血流显像仪观察不同部位早期AMI并MR的程度,并对患者进行短期随访,旨在探讨AMI的部位与MR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我院自1986年4月至1998年10月期间,根据典型胸痛、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改变确诊为AMI的93例患者,除外以下病例:①AMI合并瓣膜病或失天性心脏病;②AMI伴严重阻塞性肺气…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5 1岁。因突发胸痛 5个月 ,反复发作意识不清 15天入院。心电图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阵发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 (VT)、室颤 (VF)、心功能 2级。入院后 ,采用心律平、利多卡因、胺碘酮治疗均不能有效控制 VT,故采用置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治疗。用 2 %利多卡因局麻 ,在左锁骨下 2 cm处做一 10 cm长横行切口 ,切开皮下组织 ,钝性分离至胸大肌深筋膜 ,造一囊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 ,置入撕脱鞘及 ICD电极于右室心尖部 ,测起搏阈值 0 .5 V,心肌阻抗 5 2 0 Ω,R波振幅 12 m V,连接电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急性介入术后ST段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45例AMI患者的临床及造影情况,记录住院时、急诊介入术后90分钟、6小时、12小时、24小时12导联心电图,化验心肌CK值。介入治疗后在90分钟内抬高ST段回落>50%,CK峰值在12小时内,24小时内T波反转作为灌注组,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为无灌注组。 结果45例AMI患者中36例(80%)再灌注,无再灌注组9例(20%);前壁心肌梗死无灌注组7例、而心肌再灌注组下壁心肌梗死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死亡,灌注组5例,无灌注组5例。 结论 AMI成功急性介入术后ST段变化与微循环障碍及住院期间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ST段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手段,可明显改善AMI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尚光普遍接受的早期确定高危病例的方法。我们观察40例AMI患者溶栓治疗后ST段变化,并进行分析,旨在探索ST段抬高恢复与临床预后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AMI40例,均为本院CCU病房住院患者,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1(39~75)岁。具有典型临床表现,ST段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肢体导联上抬≥0.1mV,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胸前导联上抬≥0.2mV,血清心肌酶谱(CK、CK-MB)符合AMI的变化。发病1~12h内入院者接受尿激酶(UK)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