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华静  杨丽萍 《护理与康复》2010,9(11):1004-1005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属于蛋白丢失性肠病的一种,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特征为肠腔黏膜下淋巴系统扩张,淋巴液向肠腔渗漏,主要临床表现为低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2.
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是应用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对消化道较小的无蒂浅表性恶性病变行病灶切除的方法。1984年多田正弘等首先报道了所谓“粘膜剥脱术”是一种对常规活检难以确诊的病变或胃癌浸润深度难以估计的病例进行较大块活检的方法,后来应用于早期粘膜层胃癌的切除又称胃镜下粘膜切除术。我科应用内镜下胃粘膜切除术成功地治愈1例胃粘膜层病变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丽萍  苏华静 《护理与康复》2010,9(11):1007-1008
小肠多发血管瘤是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累及小肠引起的小肠多处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与第9号染色体短臂点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437例小肠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出血的病因众多,有肿瘤、血管病变、炎性病变、小肠憩室、肠道寄生虫病等,临床上可表现为隐性或显性出血,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用于诊断小肠出血的手段虽多,却不尽人意;近年来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的应用使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各有优缺点.现对我院437例小肠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取长补短、快速有效地获得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第二代结肠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结肠胶囊内镜检查的所有门诊和住院患者40例。由具有小肠或结肠胶囊内镜丰富判读经验的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分析检查结果,观察胶囊在胃、小肠和结肠的通过时间,以及结肠清洁程度评分、胶囊检查完成率、病变检出情况和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用卡方检验和Student′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5.0%(26/40)的患者在胶囊运行时间内完成全消化道检查,胃通过时间为(0.92±0.74)h,小肠通过时间为(3.93±1.51)h,结肠通过时间为(4.89±0.61)h。完成全消化道检查患者的胶囊运行时间短于未完成全消化道检查者[(9.44±3.53)h比(15.47±2.0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P<0.01)。结肠准备合格率为67.5%(27/40)。结肠准备合格患者胶囊结肠通过时间、胶囊排空时间与结肠准备欠佳患者比较[分别为(4.43±3.33)h比(5.96±2.44)h,(9.06±3.91)h比(10.29±2.47)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7、0.81,P均>0.05)。结肠胶囊内镜共发现33例(82.5%)患者存在消化道病变,其中食管病变3例,包括炎症与占位;胃病变21例,包括慢性胃炎、黏膜隆起、息肉和溃疡;小肠病变9例,包括息肉、溃疡和血管畸形;结肠病变19例,包括憩室、息肉、直肠炎、溃疡和糜烂、血管畸形、内痔;存在2种及以上病变的患者有11例。所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均在吞入胶囊48 h内排出胶囊。结论第二代结肠胶囊内镜可用于全消化道检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