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随着疾病治疗模式的改变,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医药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利用生物信息学从分子水平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构建疾病风险模型,并预测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中药,为后期中医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分析其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分子调控机制,预测相关疾病靶点并构建疾病风险模型,同时预测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中药。方法:检索GEO数据库,下载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矩阵文件GSE123568和基因注释文件GPL15207。借助R语言等软件分析得到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与mRNA,并通过公共数据库预测与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关联的miRNA-mRNA,再将预测到的mRNA与差异表达mRNA取交集,整合得到ceRNA网络。随后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利用R语言分析关键基因的功能与相关通路,并挖掘关键ceRNA网络。最后根据关键基因构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模型,并进行中药预测。结果与结论:(1)与健康对照相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共有7个长链非编码RNA和1763个mRNAs存在差异表达;(2)筛选出STAT3、KAT2B、AGO4、JAK2、JAK1、PTGS2共6个关键基因;(3)关键基因所富集的功能包括对肽激素的反应、白细胞介素6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胞对白细胞介素6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涉及JAK-STAT、脂肪细胞因子、催乳素等信号通路;(4)4种mi RNAs(mi R-135a-5p、mi R-137、mi R-17-5p、miR-20b-5p)和2种长链非编码RNA(SNHG11、C20orf197)可能在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5)KAT2B最有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的风险因子;(6)郁金、淫羊藿、黄芪具备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疾病靶点的可能。通过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长链非编码RNA介导的ceRNA网络进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疾病靶点、信号通路及潜在治疗中药,为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4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22例35髋,男12例,女10例;年龄6~22岁,平均16岁。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0个月。依据俞松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29髋,良6髋,优良率100%。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安全、美观、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颈椎OPLL患者38例,均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3d,3个月、0.5a、1a采用JOA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各时段JOA评分与术前比较,P均〈0.01;术后3d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8.0%,术后1a为84.0%。术后出现脑脊液漏5例,右侧三角肌麻木、上肢上举困难2例,伤口感染1例;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关门”现象。36例获得1a以上随访,随访3个月时,患者双上下肢肌力、感觉、不灵活感均明显好转;随访0.5a时上述症状进一步改善,1a时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OPLL可使受压脊髓充分减压,并发症少,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苏允裕  劳贵昌 《海南医学》2013,24(21):3207-3209
目的 探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环形减压术后症状加重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环形减压术后症状加重的原因,及术中、术后采取的处理对策,记录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 18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经过环形减压术后有5例出现下肢肌力、肌张力、感觉症状加重,其中有1例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出现下肢肌力下降,经过急诊清楚血肿肌力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有3例术后第2天逐渐出现下肢肌力下降,经过用脱水、消肿、营养神经、抗氧自由基治疗后症状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有1例术后第5天突然出现肌力下降.经过急诊探查,术后继续脱水、消肿、营养神经、抗氧自由基治疗症状无好转.结论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环形减压术后出现的症状加重原因可能与手术操作、脊髓的缺损再灌注损伤以及局部血肿压迫有关.因此要求术者手术操作仔细,术后予脱水、消肿、营养神经、抗氧自由基治疗,一旦发现局部压迫需要急诊探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复位空心螺纹钉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经皮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8例。结果 6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3年,平均30个月。骨折愈合率96.66%(60/58),优良率91.66%(60/55),可/差8.33%(60/5)。结论采用早期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由于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恢复快、骨折愈合率较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重要方法,可普遍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8月至2005年8月共处理腰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13例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其硬脊膜裂口及缺损大小分别给予明胶海绵覆盖、缝合修补、带有少量肌肉的深筋膜片覆盖等处理,术后以适当的体位降低硬膜损伤局部脑脊液压力,应用广谱抗生索预防感染,观察引流液澄清无血性后夹管24h,若无异常不适则拔除伤口引流管。结果:所有切口、引流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无脑脊液渗漏;所有病例出院后均获随访8~24个月,患者无腰腿痛、头痛等症状,MR检查腰椎管通畅,无脑脊液囊肿形成。结论:术中的恰当处理是腰椎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治疗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术后的正确积极处理也是脑脊液漏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57—68岁,平均年龄62岁。所有患者行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根据术前、术后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观察该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JOA由术前(7.0±0.26)分到术后1年(15.4±0.24)分,改善率为84%。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满意,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苏允裕  林树体  周东 《华夏医学》2012,25(5):747-749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是临床常见骨肿瘤,占全部骨肿瘤的10%,肿瘤具有潜在恶性和较强的局部侵袭性;主要发病年龄段在20~40岁,女性稍多;桡骨远端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之一,仅次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也是骨巨细胞瘤局部容易复发的部位[1]。但桡骨远端的肿瘤更具有侵袭性。传统手术是肿瘤刮除,骨水泥或自体骨填充,但该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锚钉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5年2月~2010年5月采用钉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5例患者,其中4例是男性患者,1例是女性患者,右侧4例,左侧1例。年龄在23岁~37岁之间。术后随访观察肩关节脱位复发情况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是1年~1年半,5例患者均未发生肩关节再次脱位,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水平4例,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外展外旋受限。结论:锚钉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手术简单,疗效满意,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2008年10月,我们采用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和连接棒组合治疗腰椎峡部裂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共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8—37岁、平均28.6岁,病程6个月~5a,平均2.5a。其中有明确外伤史者仅2例,余无确切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