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修复方式多样,方法灵活,在种植固定修复中,无论是桥修复还是单冠修复都可以采用粘结式和螺丝固位式固位方式。粘结修复简单方便,与常规修复方式接近,螺丝固位对种植外科、种植修复体加工要求较高。本次交流主要阐述种植修复的两种主要方式的利弊,重点讨论螺丝固位种植修复的适应证及临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TK15 Phe31Ile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由两名评价员以"STK15/Aurora/BTAK"、"polymorphism"、"SNPs"、"breast cancer"、"Phe31Ile"、"基因多态性"、"乳腺癌"、"易感性"等为主题词分别检索Pubmed、EMbase、SCI、Web of Science、CNKI、VIP、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未进行语种限制。对所获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和提取相关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并以OR值及95%可信区间为效应指标,对照组基因型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利用Stata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其中病例组5615例,对照组7539例。以STK15 Phe/Phe或Phe/Ile基因型携带者为参照,携带Ile/Ile基因型的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1.23,95%CI=1.00-1.50)。结论 STK15 Phe31Ile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Ile/Ile基因型为乳腺癌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报道一例上颌窦骨量严重不足行PRF结合GBR术及上颌窦外抬术,同期种植体植入延期修复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患者,男,51岁,26因牙周病拔除三月就诊。口内检查发现患者26区近远中距离约12mm,中性,颌间距离正常,唇侧骨凹陷。CT检查显示:26区垂直区骨高度1.6~4.2mm.上颌窦底位置较低,牙槽嵴顶吸收呈凹陷状。经上牙槽突侧壁开窗,植入PRF与骨粉的混合物,开窗处表面覆盖胶原膜;牙槽嵴顶偏腭侧备洞,植入一枚直径5.5mm长度10mm的种植体,缝合手术创口。术后6个月时取模并冠修复。结果:术后1天、3天、7天、14天复查,牙龈无红肿疼痛,伤口愈合良好。术后当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以x线观察上颌窦无炎症性反应,种植体周及上颌窦底骨结合良好。种植体上部冠修复后,经6-16个月随访观察,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对于上颌窦骨量严重不足患者,在制定完善的治疗计划的前提下,综合应用PRF术GBR术及上颌窦外抬术,即使同期植入种植体,仍然可以取得良好的种植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种植外科发展初期,骨内种植体仅适于植入牙槽骨高度〉10mm、宽度〉5mm的病例,7mm的咬合间隙是常规种植牙所需的适宜间隙。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多种植骨技术的应用,种植适应症在不断扩大,使各类缺牙患者几乎都能得到种植修复。因为上颌后牙区邻近上颌窦,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病例中,为了确保种植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2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50例正常对照X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Arg194Trp和Arg399Gln的基因型分布,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结果 正常人群中194Arg/Arg、Arg/Trp和Trp/Tr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2.0%、42.0%和6.0%,而结直肠癌患者中分别为40.8%、46.7%和12.5%,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检验).与携带野生基因型Arg/Arg者比较,携带Trp/Trp基因型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降低了1. 43倍(校正OR=2.43;95%CI=1.10~5.92).而194Arg/Trp基因型和Arg399Gln遗传多态则与结直肠癌风险无关.结论 DNA修复基因XRCC1 Arg194Trp多态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6.
武汉地区高校本科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高校本科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进行生殖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地区4类高校的本科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997名,其中男生4963名,女生4034名。被调查者对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相关知识了解最少,对受孕条件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认知较好;医学生认知水平高于其他3类院校学生(P=0.000);90%以上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了解避孕知识和性知识;42.9%的学生对"性解放"持否定态度,68.2%认为贞操对男女都很重要;10.0%的调查对象曾经有过性行为,且第一次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的占57.4%,大学生使用过的避孕方法主要是安全套(85.6%)、安全期避孕(45.9%)、体外射精(39.2%)、口服避孕药(33.3%)。调查对象意外妊娠发生率为25.7%。文体艺术类院校学生性行为发生率(14.7%)和意外妊娠率(43.6%)均为四类院校中最高。结论:武汉地区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较低,性态度较宽容,普遍对生殖健康知识有需求,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宫颈癌及癌前期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自对人宫颈癌细胞体外培养获得成功后,学者对不同类型的宫颈细胞的体外培养实验也相继展开研究.通过对宫颈上皮细胞特定角蛋白及免疫标记物的测定来鉴定是否为宫颈细胞,通过观察培养出的各类型宫颈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是进一步研究宫颈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找出治疗宫颈疾病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套扎术是常用内镜治疗技术之一,主要用于防治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内镜下套扎术以其创伤小、经济便捷、疗效好的特点为临床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道路,逐渐演变出多种套扎技术,现将内镜套扎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评估XRCC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Protein 1,X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Breast cancer"、"Polymorphism"、"XRCC1"、"Arg399Gln"、"Arg194Trp"、"Arg280His"以及"-77T〉C"等为主题词检索Pubmed等英文数据库,同时以"乳腺癌"及"基因多态性"等为主题词检索中文数据库,利用Stata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XRCC1 Arg399Gln显著增加患乳腺癌风险,其纯合遗传模型(Gln/Gln vsArg/Arg)与隐性遗传模型Gln/Gln vs(Gln/Arg+Arg/Arg)的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分别为1.12(95%CI=1.02-1.22)及1.12(95%CI=1.03-1.22)。此外,XRCC1-77T〉C亦显著增加了患乳腺癌风险,其纯合遗传模型C/C vs T/T与隐性遗传模型C/C vs(T/C+T/T)的OR值分别为1.47(95%CI=1.00-2.17)及1.52(95%CI=1.06-2.18)。结论 XRCC1基因Arg399Gln位点Gln/Gln突变型以及-77T〉C位点C/C突变型均与乳腺癌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食管裂孔疝内镜黏膜下剥离术(hiatal hernia?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HH?ESD)治疗巨大食管裂孔疝(长径>3 cm)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8年4月—2020年3月,因巨大食管裂孔疝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自愿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HH?ESD治疗患者纳入临床试验,观察手术完成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GERD?HRQL)评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量表(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questionnaire,GERD?Q)评分、胃镜检查结果、24 h食管pH值监测结果、食管高分辨率测压结果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集到10例患者,病史2~10年,均顺利完成HH?ESD治疗,术中无穿孔、大出血等不良事件,住院时间6~12 d。术后3例出现吞咽困难,分别于3或6个月内自行缓解。术前GERD?HRQL评分19~29分,术后3和12个月分别为0~14分和0~8分,较术前均有较大幅度下降;术前GERD?Q评分9~17分,术后3和12个月均为6~9分,较术前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胃镜随访提示,10例患者的食管炎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疝囊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缩小,Hill分级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术前DeMeester评分30.3~247.1分,术后12个月时为0.2~29.9分,较术前有较大幅度下降;术前食管裂孔疝长径3.0~6.0 cm,术后12个月时为0~5.0 cm,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缩小。随访12个月时,7例已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其余3例已改为间断口服。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HH?ESD治疗巨大食管裂孔疝合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