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四川省高原和平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7年5月在四川省成都市晋阳、成华社区医院序贯纳入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31例,2017年9月在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及其周边乡镇纳入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0例。纳入患者均为40周岁以上。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认知功能及服药依从性等信息,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测量诊室血压、心电图、采集血样。按常住地点为高原或平原分层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控制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平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高于高原地区(19.05% vs. 8.64%),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平原组70~80岁组控制率高于40~50岁组(OR=4.037,95%CI:1.269~12.848);有中心性肥胖(OR=0.480,95%CI:0.233~0.987)和血尿酸水平高(OR=0.994,95%CI:0.989~0.998)的患者控制率较低。高原组依从性好(OR=4.793,95%CI:1.407~16.326)、尿酸水平高(OR=1.008,95%CI:1.003~1.012)的研究对象血压控制率更高;而认知功能低(OR=0.234,95%CI:0.071~0.767)的患者血压控制率较低。  结论  平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比高原地区高。平原地区应重点关注中心性肥胖、高尿酸水平、40~50岁患者;高原地区应注意积极提升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血栓形成是多种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抗凝治疗是抑制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但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因出血风险致应用受限,对需要长期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尤甚,所以有必要研究开发更加有效安全的抗凝药物。研究者们深入研究凝血机制,发现凝血因子FⅪ/FⅪa抑制剂存在有效抗凝而不影响生理止血的潜能。目前已有多项涉及房颤以及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领域的临床Ⅱ期试验提示FⅪ/FⅪa抑制剂相较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存在更低的出血风险,有待临床Ⅲ期试验的进一步研究验证,有望成为抗凝新选择。笔者将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探讨FⅪ/FⅪa抑制剂的抗凝机制、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