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0岁,因"发作性胸痛10余年,再发加重9 h"入院。患者10年前曾因"不稳定性心绞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严格实施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无心绞痛发作。9 h前,患者再次频繁缺血性胸痛发作,口服硝酸甘油片等抗心绞痛药物无效而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史20余年,规律服药治疗,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及风湿结缔组织疾病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92bpm,呼吸20bpm,血压140/90 mmH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室流出道梗阻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治进展。方法:对1例左心室中部肥厚合并二尖瓣前叶冗长致隐匿性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全程追踪随访,结合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左室流出道梗阻病因复杂,发生率较高;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结合经食道超声探查是左室流出道梗阻最有效的无创筛查和随访评价手段,必要时左心室造影和测压可进一步明确诊断。结论:对左心室肥厚患者常规开展运动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左心室造影等多种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提高左室流出道梗阻及其病因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血栓抽吸导管在ACS急诊PCI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在ACS常规急诊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9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高危、极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随机分为联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A组(51例),同期未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B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校正TIMI帧数(CTFC)、术后心肌呈色分级(BMG)、术后ST段抬高回落幅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有无差异。结果 A组TIMI血流3级、CTFC、BMG、术后ST段抬高回落幅度及LVEF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常规急诊PCI中联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TIMI血流、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及术后心功能,但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苓桂养心汤联合西医治疗心气阳虚证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及对抗心肌抗体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扩心气阳虚证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药培哚普利、美托洛尔、螺内酯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苓桂养心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抗β肾上腺能受体自身抗体(Ant-β1)、抗肌球蛋白重链自身抗体(Ant-MHC)、抗毒蕈碱-2受体自身抗体(Ant-M2)、抗腺嘌呤核苷转位酶自身抗体(Ant-ANT)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气喘心悸、畏寒肢冷、尿少肢肿、自汗、倦怠乏力及腹胀便溏评分及LVEDd,NT-pro BNP,Ant-β1、Ant-MHC、Ant-M2及Ant-ANT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LVEF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桂养心汤治疗心气阳虚证扩张型心肌病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改善心脏功能,下调抗心肌抗体水平,并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ako-tsubo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方法:对1例心肌桥合并Tako-tsubo心肌病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追踪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室壁运动分析是冠状动脉病变最有效的无创筛查手段;心室造影及冠脉造影有利于除外冠心病和先天性心脏畸形,是诊断Tako-tsubo心肌病的影像学"金标准"。结论:选择性地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包括心室造影在内的多种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提高Tako-tsubo心肌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刘某,男性,66岁,因"劳力性胸闷胸痛3月余,再发加重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及脑梗死,否认糖尿病病史。入院体检:体温(T)36.1℃,呼吸(R)19次/min,血压(BP)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体检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吸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近期抗栓疗效的影响。方法成功行支架置入术男性ACS患者98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48例)和非吸烟组(50例),各组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嚼服及氯吡格雷300 mg顿服,术后继续每日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及氯吡格雷75 mg。1周后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院内心脑血管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周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吸烟组临床显效率82.4%、心电图显效率76.5%,明显高于吸烟组61.2%、53.2%(P<0.05)。其中吸烟组院内死亡1例,不稳定心绞痛2例,无脑卒中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情况;非吸烟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吸烟降低ACS患者术后抗栓治疗的近期疗效,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其机制与降低抗栓药物的血小板活化作用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前使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01-2010-12期间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共185例,根据使用替罗非班的时机将患者分为早期使用组(G1组,来院临床诊断后即刻给药)及延迟使用组(G2组,PCI术中或术后即刻给药)2组,分析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2组患者基线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使用替罗非班时间较G2组平均提前(2.7±0.52)h。G1组与G2组患者相比,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明显下降[分别为(1 750±1 231)U/L与(3 256±2 430)U/L,(162±124)U/L与(360±189)U/L,P<0.05];术中慢血流/无再流明显减少(19.1%与31.9%,P<0.05);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明显减少[(23.8±4.2)帧与(34.7±7.3)帧,P<0.05];2周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54.2±6.8)%与(45.3±7.1)%,P<0.05];术后TIMI 3级比例明显增加(9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致心肌细胞肥大的相关机制。方法:取分离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用L-甲状腺素(T3)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然后再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进行干预;采用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及3H-亮氨酸掺入、Western blot等检测方法。结果: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能被LY294002或雷帕霉素抑制,LY294002能抑制甲状腺素激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和mTOR,雷帕霉素能特异性阻断mTOR的活化。结论:甲状腺素能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