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Annexin—A1模拟肽Ac2—26对小胶质细胞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一氧化氮(NO)释放的影响及其对Toll样受体2(TLR2)的调控作用。方法根据处理不同将大鼠来源的原代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Aβ1-42组(给予Aβ1-42刺激组)、Aβ1-42+对照乱序肽组(在给予Aβ1-42刺激的同时加入氨基酸乱序组处理)、Aβ1-42+Ac2—26(在给予Aβ1-42刺激的同时加入Ac2—26处理)及空白对照组。经上述处理24h后,收集各组小胶质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NF-α、IL-1β、IL-6和NO的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LR2的蛋白水平。结果Aβ1-42和Ac2—26对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没有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β1-42作用后,小胶质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由静息的苎麻状变成激活的阿米巴状巨噬细胞样;Aβ1-42组、Aβ1-42+对照乱序肽组、Aβ1-42+Ac2—26及空白对照组上清TNF-α浓度分别为(125.17±7.13)ng/L(118.78±7.28)ng/L、(24.02±2.62)ng/L和(20.89±1.82)ng/L,IL-1β浓度分别为(117.61±8.73)ng/L(108.90±6.53)ng/L、(27.06±3.32)ng/L和(24.58±3.45)ng/L,IL-6浓度分别为(108.67±5.86)ng/L(102.67±4.85)ng/L(25.94±2.83)ng/L和(19.68±2.66)ng/L,Aβ1-42+Ac2-26组上清液TNF-α、IL-1β和IL-6浓度明显低于Aβ1-42组、Aβ1-42+对照乱序肽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β1-42+Ac2—26组上清液NO浓度为(20.27±2.53)mmol/L,低于Aβ1-42组(75.68±6.14)mmol/L、Aβ1-42+对照乱序肽组(69.25±4.50)mmol/L,与空白对照组(16.39±2.96)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表明,Aβ1-42+Ac2—26组TLR2水平明显低于Aβ1-42和Aβ1-42+对照乱序肽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2—26可有效抑制Apwz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释放炎性介质TNF—α、IL—1β、IL-6和NO,主要通过下调TLR2的水平来实现的。Ac2—26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家系进行遗传分析,观察该家系成员发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特点,推测其相应的致病基因型。方法家系共有6个成员被纳入研究。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其基因组DNA。分析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资料,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对致LQTS的KCNQ1、KCNH2、SCN5A基因编码区全部序列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结果家系成员中共有LQTS患者3例,其中猝死1例,晕厥发作1例,无明显症状1例;共采集到2例LQTS患者心电图2例,QT间期分别为0.6 s和0.54 s。经基因检测发现,在两例患者中均发现了1个LQTS易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SCN5A H558R,其他基因均未发现异常。结论在此遗传性LTQS中发现了一个易感SNP位点,推测此两例遗传性LQTS患者均为3型。  相似文献   
3.
胡绘  赵苏  孔德勇  梅芬  卢忠心 《重庆医学》2015,(35):5010-501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 )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恶化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COPD稳定期患者及44例 COPD急性恶化组患者,分别测定其血常规、PCT、hs‐CRP及BNP ,同时进行痰细菌培养。结果 COPD急性恶化期患者的hs‐CRP、PCT、BNP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5),hs‐CRP、PCT、BN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79、0.8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2%、88.5%、91.3%和58.8%、71%、73.2%。联合检测hs‐CRP和BNP对COPD急性恶化期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8%和75.7%;联合检测PCT和BNP对COPD急性恶化期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3%和81.3%。结论在COPD急性恶化期,联合检测hs‐CRP、PCT 和BNP是较好的诊断指标,在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判断上,PCT较hs‐CRP更有诊断价值,BNP可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的神经元损伤度对小胶质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神经元进行缺氧处理,不同的时长(0.5、1、2、4 h)后,复氧处理24 h ,收集神经元条件培养液(neuron‐conditioned media ,NCM ),然后将NCM刺激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24 h(NCM∶小胶质细胞培养液=1∶1,V/V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内的M2表型标记物精氨酸酶‐1(arginase‐1)和激活标记物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的表达变化规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r‐ginase‐1的表达变化规律。同时,采用 ELISA 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营养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变化规律。最后,将不同损伤度的NCM 诱导小胶质细胞形成不同表型,将小胶质细胞和缺氧处理2 h后的神经元共培养24 h ,MTT法检测神经元的活力。结果轻微损伤(缺氧0.5、1 h)的NCM 明显下调M2型标记物arginase‐1的表达水平,中度(缺氧2 h)和重度(缺氧4 h)损伤的 NCM 能够上调arginase‐1的表达,各种损伤度的NCM都能上调Iba‐1的表达水平,提示其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小胶质细胞。同时,轻微损伤的NCM明显上调小胶质细胞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而中度和重度损伤的NCM 对这些促炎因子的释放没有影响,各种损伤度的NCM 都能明显上调营养因子的分泌。M T T法检测表明,轻微和重度损伤处理的NCM刺激的小胶质细胞进一步加重缺氧处理的神经元损伤,而中度损伤的NCM对缺氧处理后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结论神经元损伤度是决定小胶质细胞表型的重要因素,进而使小胶质细胞进一步发挥神经毒性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S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羟戊酸脱羧酶(MVD)、β-连环蛋白(β-catenin)、E-钙黏附素(E-cadherin)、CD68、CD16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CD31的表达。结果 CSF1高表达样本数占50%,染色强度为(2.77±0.39)分,低表达样本数占50%,染色强度为(0.92±0.21)分;CSF1高表达患者的肿瘤胞膜不完整率明显高于CSF1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1高表达患者的VEGF、MVD、MMP-9及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MVD、MMP-9及M2-TAM表达均与CSF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CSF1高表达组患者E-cadherin表达显著低于低表达组,β-catenin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cadherin表达与CSF1呈显著负相关,β-catenin表达与CSF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SF1的高表达与炎性反应程度以及胃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小RNA-26b(miR-26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肺癌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0例NSCLC患者(肺癌组,其中腺癌48例、鳞癌32例,临床分期Ⅰ/Ⅱ期、Ⅲ期和Ⅳ期分别有30、24、26例)及4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miR-26b水平。80例肺癌患者中有50例收集到配对的治疗前后血浆,通过FQ-PCR检测上述50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的miR-26b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浆miR-26b相对表达量为33.03±19.6,肺癌组为11.57±9.41,肺癌组血浆miR-26b显著低于对照组(t=6.908,P0.01)。肺腺癌和肺鳞癌患者血浆miR-26b水平分别为11.32±8.56、12.03±9.92,均低于对照组(t=6.841、6.162,P0.01);肺腺癌和肺鳞癌患者之间血浆miR-26b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肺癌组中,Ⅰ/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血浆miR-26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26±11.17、9.47±7.04、9.37±6.66,Ⅰ/Ⅱ期、Ⅲ期和Ⅳ期血浆miR-26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987、7.235、7.394,P0.01);Ⅲ期和Ⅳ期患者血浆miR-26b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t值分别为2.32、2.43,P0.05);Ⅲ期与Ⅳ期患者之间血浆miR-26b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50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iR-26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8±8.18、18.69±10.71,治疗后血浆miR-26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4.855,P0.01)。结论 miR-26b在肺癌患者血浆中明显降低,并且血浆miR-26b水平与肺癌分期密切相关,血浆miR-26b在治疗后显著升高,血浆miR-26b水平有可能作为肺癌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