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发酮症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型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目的 探讨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型。方法 将66例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比较肥胖组与其它两组在年龄、性别、起病情况、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和(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阳性率及胰岛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并对肥胖组患者进行HLA—DQAl和DQBl基因分型和随访观察。结果 3组之间起病时的血糖升高、体重下降及酮症和酸中毒程度差异并无显著性,但是肥胖组与低体重组相比,存在血甘油三酯较高、GAD—Ab和(或)IA2—Ab阳性率较低、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的胰岛素缺乏程度较轻等特点。随访肥胖组15例患者发现有9例患者可停用胰岛素治疗。肥胖组12例抗体阴性患者中,6例不带有1型糖尿病HLA易感基因型。结论 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不同于非肥胖组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其中一部分可考虑分型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碘化钾对染铅大鼠肾脏组织的核因子-κB(NF-κB)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2只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分别予蒸馏水喂饮1、2、3月;染铅组分别给予0.5%的醋酸铅喂饮1、2、3月;碘化钾组,在给予0.5%的醋酸铅喂饮的同时予碘化钾3 mg/100g体重,每天1次灌胃.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超微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及FN蛋白的表达,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及FN mRNA的表达.结果 染铅3个月时,碘化钾可抑制铅所导致的肾脏小管上皮细胞和线粒体损伤.染铅1、2、3个月组肾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分别为0.2315±0.0624、0.3213±0.0740、0.4729±0.0839,mRNA表达分别为0.4370±0.0841、0.5465±0.0503、0.6443±0.0538,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碘化钾治疗3个月组NF-κB蛋白表达为0.3152±0.0881,mRNA表达为0.5491±0.0746,较相应染铅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铅2、3个月组肾组织FN蛋白表达为0.4243±0.0595、0.4917±0.0891,mRNA表达为0.8650±0.0880、0.8714±0.0980,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碘化钾治疗3个月组FN蛋白表达为0.4068±0.0696,mRNA表达为0.7793±0.0613,与相应染铅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碘化钾能改善染铅大鼠肾脏超微结构,可降低铅所导致的肾脏组织中核因子-κB及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以自发酮症起病的新发糖尿病患者的胰岛自身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 Ab)、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在以自发酮症起病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起病状况、胰腺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61例以自发酮症起病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以放射配体法测定GAD Ab、IA2Ab和IAA。比较胰岛自身抗体在不同发病年龄组、不同体重指数(BMI)组、不同程度酮症组及不同空腹C肽(FCP)水平组的阳性率,比较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与阴性组起病状况和胰腺β细胞功能的差异。结果161例患者中,共68例(42.2%)被检出存在1种或多种胰岛自身抗体,其中胰岛自身抗体在起病年龄≤20岁、BMI≤18.5、FCP水平较低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与胰岛自身抗体阴性组相比,抗体阳性组存在发病年龄较轻、BMI较低、发病时酮症程度较严重、胰岛分泌功能较差等特点。结论在以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中,发病年龄较小、BMI较低、C肽水平较低的患者胰岛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较高,属于1A型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大,属于1B型或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小。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β细胞分泌功能较差,应尽早予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肌酐分解产物对红细胞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酐分解产物对红细胞损害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鉴定尿毒症患者的肠道细菌,用产生肌酐水解酶的克雷伯氏菌与肌酐共同培养。取其培养液与健康红细胞孵化,观察溶血情况,并分别加葡萄糖、三磷酸腺苷(ATP)和还原型谷光甘肽(GSH),了解以上物质对溶血的纠正情况,测定红细胞内的GSH浓度。结果肌酐代谢产物能引起红细胞溶解(P<0.05)并降低红细胞内的GSH(P<0.001);GSH可纠正溶血(P<0.001)。结论尿毒症患者肠道细菌与肌酐作用后的代谢产物能加速红细胞破坏,GSH可减轻其对红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胡白瑛 《海南医学》2014,25(2):294-295
尿毒症患者在使用经肾排出的药物时,应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相应减量使用,否则易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死亡.而对于低体重尿毒症患者,用药更应谨慎.我院一低体重尿毒症患者在使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头孢吡肟过程中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肌酐产物导致红细胞溶血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肌酐产物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用液相色谱仪分析尿毒症患者肠道细菌分解肌酐的产物.用分解肌酐能力最强的肺炎克雷伯菌与肌酐共同培养,取其培养液与健康红细胞孵化,观察溶血情况;并分别加入葡萄糖、ATP(三磷酸腺苷)、GSH(谷胱甘肽),了解以上物质对溶血的纠正情况;并测定红细胞内GSH的浓度.结果:肠道细菌分解肌酐产生甲胺.肌酐组溶血度1.52%,肌酐产物组3.52%,后者较前者的毒性强,加重红细胞溶血(P<0.05);加入葡萄糖、ATP溶血不纠正,加入GSH明显纠正(P<0.001);GSH组溶血度0.252%,正常对照组0.192%,二者差异无显著性.肌酐组红细胞内GSH含量2152.98μmol/L,肌酐产物组1047.96μmol/L,后者红细胞内GSH含量明显降低(P<0.001).结论:肌酐产物导致红细胞溶血,红细胞内GSH含量下降,补充GSH可纠正溶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铅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及对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以2.5、5.0、10.0μmol/L醋酸铅剂量染毒,以Oμmol/L醋酸铅剂量组为对照组,应用形态学、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醋酸铅染毒72 h HK-2细胞形态、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改变,以及对纤维化相关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结果 5.0、10.0μmol/L醋酸铅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5.0、10.0μmol/L醋酸铅组α-SM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32%,和6.9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mol/L醋酸铅组FN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mol/L醋酸铅组细胞TGF-β1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明显增强,2.5、5.0、10.0μmol/L醋酸铅组CTGF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5).结论 铅在体外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并能增强FGF-β1、CTGF、FN表达.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铅性肾病大鼠血清γ-干扰素的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铅性肾病大鼠肾脏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及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探讨铅性肾病肾脏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A、B、C组为染铅组,分别给予质量分数为0.5%的醋酸铅喂饮1、2、3个月;Ac、Bc、Cc组为相应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喂饮1、2、3个月。实验结束时称肾重、体重变化,原子吸收光谱石墨炉法测定血铅、肾铅含量,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的超微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F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FN-γ含量。结果染铅3个月时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肾重明显高于对照组,肾脏在电镜下出现超微病理改变;染铅2个月后,肾组织中F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3个染铅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血铅、肾铅含量明显增高;血清中IFN-γ的含量则明显降低。结论染铅2个月后肾组织即启动了纤维化的早期环节,铅导致的肾脏纤维化与IFN-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胡白瑛 《山东医药》2013,53(20):42-44
目的研究肌酐产物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肌酐组、肌酐产物组、高糖组、ATP组、谷胱甘肽(GSH)组及细菌自身代谢物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对照组、肌酐组、肌酐产物组、高糖组、ATP组、GSH组、细菌自身代谢物组细胞570 nm波长处OD值分别为0.254±0.025、0.231±0.018、0.183±0.030、0.166±0.023、0.184±0.028、0.261±0.028、0.232±0.012;肌酐产物组与对照组、肌酐组、细菌自身代谢物组、GSH组比较,P均<0.01;GSH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肌酐产物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GSH可阻断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