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家蝇交配与繁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家蝇的交配与繁殖的生态条件,可直接为家蝇防制提供科学依据,对预防蝇媒传播的疾病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影响家蝇交配和产卵的因素有营养条件、光照时间及温度等。  相似文献   
2.
<正> 家蝇系与人接触最密切,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蝇种,是多种人体传染病的重要媒介。了解其昼间活动规律,可为灭蝇防病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于1983年8月,对太原市家蝇昼间活动进行了监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掌握常见蝇类幼虫的孳生习性,是制定蝇类综合治理方案的关键。作者继太原市住区常见蝇幼孳生习性的调查之后,对山西中部地区农村常见蝇幼的孳生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方法自1983年4月初~11月底,以小店、平定、忻县及代县作为代表县区,对5类21种蝇幼孳生物定期与不定期的采集样品。将所获幼虫带回实验室,部分杀死鉴定,其余则分别培养,待羽化成蝇后和幼虫相互佐证。以孳生频率为指标,显示出幼虫种类和数量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常见蝇类对环境中动物废弃物的分解、净化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从动物废弃物中共采到蝇类幼虫24种,甲虫6种,螨2种,其中主要为丽蝇、绿蝇与麻蝇。这些幼虫在孳生期间可以消耗动物废弃物,减少气味与污染,起到一定的生物净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幼虫在高峰季节20天左右就可以消除2.5公斤的动物废弃物,并且表明在动物废弃物分解、净化过程中,蝇类及其它节肢动物之间相互交替,有利于环境中动物废弃物的清理。此外,文中对该问题的利弊还予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 家蝇幼虫主要孳生于作坊废渣、牲畜、家禽等粪便内,在这些孳生物中可以看到许多自由生活的线虫,这些线虫有的可以侵袭家蝇幼虫体壁,从而使其损伤、致病,造成死亡。1983、84年在蝇类生态调查中,先后发现有尖尾科线虫聚集于家蝇幼虫体壁,尤  相似文献   
6.
四种药物驱除蛔虫与蛲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6年4月始,应用复方甲苯达唑等4种药物分成7组,对蛔虫和蛲虫感染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 治疗对象与方法 选择泰安市郊区徂徕镇许家庄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和一个幼儿园学生共640例。其中男性427例,女性213例,年龄在3~18岁。皆系用改良加藤法粪检出蛔虫卵,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出蛲虫卵者。 药物与分组 复方甲苯达唑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和盐酸左旋咪唑25mg,陕西省汉江制药厂生产,批号:850540。噻嘧啶每片0.3g,杭州第一制药厂生产。左旋咪唑每片25mg,江苏省徐州制药厂生产,批号:840104。驱蛔灵每片0.5g,济南第二制药厂生产,批号:8601132。 由于各班感染度无显著差异,故以班为单位,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报告了家蝇巨螯螨的发育历期与人工养殖方法。每只雌螨每天可产卵约20个,一生可产100个左右,从卵到成虫需3-4天,完成一个世代需10天左右。用牛粪加蝇卵饲养的螨发育历期比单纯用牛粪或加线虫的历期为短,并且产卵历期长,产卵量也大。文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家蝇幼虫营养和成虫繁殖势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蛹的早期,家蝇的卵小管数便已确定。按照本文提出的以蝇重推算成虫卵小管数的公式,只要家蝇一结束幼虫阶段,便可预测出成虫每次产卵量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患婴为男性,27d。1980年8月1日因发热、拒乳20d入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营养不良。经过洽疗,体温和白细胞数仍偏高。入院第11d,尿布上的粪便中发现一条虫体,症状乃消失。以后随访,患儿身体健康,也未发现当地居民有此虫感染。标本检查:虫体乳白色,圆柱形,细长,由前向后渐细。吻突向前伸出。镜下见体表有横纹,尾端正中有一孔口,内陷呈管状。吻钩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虫体长11.42mm,宽0.73~1.58mm。吻突0.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观察群体蛔虫再感染和感染率的动态变化,本文提出了群体驱治蛔虫的间隔时间——群治频率。蛔虫感染与再感染分别出现于驱虫后第1和第2个月,在4个月后阳性率明显加快,至第8个月升至原水平的70%。此后回升速度变慢并趋于稳定。结果显示:为消灭传染源,间隔4个月驱蛔虫1次为最佳投药间期,间隔8个月以内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