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入神经放射学,大多是在有良好的X线设备的条件下进行的。近年来,我们应用国产500毫安X线机开展了此项工作,主要有脑血管内溶栓及脑恶性胶质瘤术后复发的介入性治疗,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闭塞性脑血管病者8例,男7例,女1例,年龄40~62岁,均由于患侧肢体活动不灵(左侧6例,右侧2例)10小时内入院,且经临床及CT检查确诊为闭塞性脑血管病者。均无近期活动性内出血或外伤史,出凝血时间正常,亦无严重心、肝、肾功能的损害。4  相似文献   
2.
熊去氧胆酸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由自身免疫引起的一种进展性、破坏性炎症疾病,其发病机理迄今未明,但一般认为胆管上皮免疫介导的损害起决定性作用。晚近认为,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 PBC 和慢性肝炎的有效制剂,其疗效作用可能部分是经由免疫机理介导。本实验研究了 UDCA 在体外对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生成方面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功能腹膜检查针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比较327例住院腹水患者用多功能腹膜检查针进行活检、刷检及活检刷检前后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327例腹水患者最终均已明确诊断,多功能腹膜检查针检查活检前细胞学、腹膜活检、腹膜刷检,及活检刷检后腹水细胞学检查,良性腹水各项检查结果均为良性,特异度均为100%。恶性腹水189例中,经活检前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者101例,灵敏度53.4%;经活检明确诊断者171例,灵敏度90.5%;经刷检明确诊断者157例,灵敏度83.1%;经活检刷检后细胞学明确诊断者170例,灵敏度90.0%;而多功能腹膜活检针三项检查综合确诊者177例,灵敏度93.7%。有6例为刷检未明确诊断,而在活检及活检刷检后细胞学明确诊断者;7例仅在活检中明确诊断;6例仅在刷检后细胞学明确诊断。活检、刷检及活检刷检后的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灵敏度均明显高于活检前腹水细胞学检查(χ2=64.241、38.288、62.064,P<0.001);活检和刷检相比,活检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刷检(χ2=4.518,P<0.05);活检刷检后细胞学检查灵敏度与单一刷检相比明显升高(χ2=3.831,P<0.05),而活检和活检刷检后细胞学检查无统计学差异;单一活检、单一活检刷检后细胞学检查和多功能腹膜检查针三项检查综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多功能腹膜检查针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灵敏度达93.7%,准确度达96.3%。结论多功能腹膜检查针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琨  胡和平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1):105-105,108
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定义明确的可视化系统建模语言。在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已逐渐被采用,并以住院收费信息系统为例,分析了UML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大鼠肝脏大部分切除术后蛋白表达情况,筛选肝脏切除后肝再生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大鼠随机分为肝大部切除组(n=35)和假手术对照组(n=5).肝大部切除组大鼠无菌条件下切除肝左外叶、左中叶和中叶共约70%肝脏;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腹,不行肝大部切除.肝大部切除术后不同时间点(2、12、24、36、48、72、168 h)各处死5只大鼠,取右叶肝组织,提取大鼠肝脏总蛋白,以假手术组为对照,进行二维电泳和质谱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其中差异显著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鉴定.结果:电泳图谱显示肝脏70%切除术后2 h差异表达蛋白点开始增多,36 h达到高峰;共筛选出78个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技术鉴定出其中35个有意义的蛋白点.35个差异蛋白根据动态变化趋势可分为5类:3类丰度上调蛋白和2类丰度下调蛋白(各自间上调或下调时间和幅度均有所差异);这些蛋白主要涉及以下代谢途径:氧化应激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脂类代谢蛋白、能量代谢的酶类、信号转导、神经递质降解等,部分蛋白功能未知.Western印迹鉴定证实其中的prohibitin蛋白在肝大部切除术后2 h开始上调,36 h达高峰,48 h后趋于正常水平.结论:多种信号和代谢途径参与肝脏大部切除后的肝脏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作为偶氮磺胺活性成份的5-氨基水扬酸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检测5-氨基水杨酸灌肠减轻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和缓解患者病情的效应。作者等对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17~71岁)经内镜检查证实为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而常规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应用5-氨基水杨酸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临床、影像学、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生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HAML病例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 本组HAML患者,女性多见,大部分无HBV感染背景,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阴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术前诊断为HAML的8例,误诊为肝细胞癌17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的2例,误诊为肝腺瘤2例,误诊为血管瘤2例,诊断不明确的12例;明确诊断依赖于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HMB45阳性率97.6%,SMA阳性率88.1%,CD34阳性率70.7%.结论 HAML术前容易误诊,误诊为肝细胞癌多见,结合临床与影像学检查,可能提高其术前诊断率;该肿瘤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沙巴棕软胶囊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睡前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2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沙巴棕软胶囊,16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经过3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Q_(max))、血清指标和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9.5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均显著减小,而Q_(max)明显增加,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cl-2、白细胞介素-6(IL-6)、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IL-2水平均明显增加,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显著(P0.05)。结论沙巴棕软胶囊联合盐酸特拉唑嗪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局限性肾癌患者随机分为腹两组,腹腔镜组(RLPN)共45例,开放组(OPN)共3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热缺血时间、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术后引流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学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肾术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幅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LPN组与OPN组相比,手术时间及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RLPN组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OPN组(P<0.05)。平均随访时间18(136)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与开放术式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56岁。因右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余,咽下哽噎感4个月于2005年3月4日入院。入院体检:消瘦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肝肋下2cm,质软,无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正常,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正常,糖类蛋白19—9(CAl9—9)〉610U/ml,B超检查提示肝左叶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肿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